《太初曆》啟用於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距今2,121年,當時沒有天文望遠鏡,沒有計算機,卻可以精確知道了金木水火土五星運行的周期,規定一年等於365.2502天,一個月等於29.53086日,並確立閏月的計算方法,採用夏曆把寅月作為每年首月,稱之為正月,又按照堯舜時代,把每年第一個月第一日定為春節。
中國古時農業社會,人類要生存就必須順應天時,要做到天人合一,最起碼要求是了解和掌握天氣變化,作為生產與生活、衞生與養生的根據。由黃帝開始,我們祖先已經對全年天氣變化作詳細紀錄,前人經驗,日積月累,就發現,春天的雨水、夏天的暑熱、秋天的露霜、冬天的雪寒,原來是有迹可尋,掌握了,不但不可怕,而且樂在其中,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順應大自然,得出的結果就是順其自然,自然,自在。
於是,在原來只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氣,加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個節氣。到了漢武帝的太初元年,精通占星、天文的曆法家鄧平,總結民間長期對氣候觀察與實踐經驗,統一不同年代、不同地區對自然現象的不同說法,賦予新標籤,並「奉旨」(奉武帝之命)編入年曆,這些自然現象是:雨水、驚蟄、清明、穀雨、小滿、芒種、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勿以為二十四節氣只是農民才需要知,其實,占卜、養生也必須遵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