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觀光局公布7月海外遊客數字,268.15萬人次創下了歷史單月最高紀錄,較同期增長16.8%。觀光局將人數創新高的原因歸結為暑假旺季和廉航興起,密集的關西及北海道航線帶來更多客源。的確,廉航興起不僅帶旺了冷門目的地,更在傳統航空業中掀起一場革命。
國泰航空公布上半年業績,虧損20億元,為近20年來最高。而另一邊,香港快運由3架飛機起家,3年已經實現盈利,每年增長達到兩位數。雖然廉航在香港的起步較晚,但從多個市場的營運經驗來看,廉航已經成為一種成熟的行業模式。根據國際民航組織(ICAO)統計,廉價航空2016年在全球載客超過10億人次,佔全球航空載客量的28%。歐洲廉航最盛行,佔32%,其次是亞洲及北美,分別佔31%和25%。
廉航以低價機票為招徠,在價格敏感的地區發展迅猛,顛覆傳統航空業。東南亞的廉航市場佔有率,從 2001 年的 3.3%增長至56%,佔比全球最高。對消費者來說,票價便宜了,服務減少可以接受,對短途行程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對營運者來說,卻省下大筆人力成本,主打短途行程,周轉快又可減少燃油成本,成為盈利的關鍵。大部分搭飛機的乘客不是追求舒適享受,而是便宜快捷,消費觀念的改變,成為傳統航空公司的最大挑戰。
為搶佔市場,不少傳統航空公司開始涉足廉航,新加坡航空、中華航空、全日空航空、法國航空都有發展旗下廉航品牌,收益不俗。傳聞國泰也有意發展廉航,但因香港機場已經飽和,難以發展新航線,只能待三跑系統落成之後再做部署。為吸引廉航入駐,帶旺當地旅遊業,東京、大阪、吉隆坡還為廉航興建了專用的航站樓。由其他市場的發展經驗所看,廉航對香港航空業市場的衝擊亦是大勢所趨。
姚思榮 ‧立法會旅遊界功能界別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