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實地考察 增進保育知識

經歷過「天鴿」及「帕卡」兩個風暴的連環來襲,大街小巷到處塌樹、「枝」橫遍野,不少樹藝師也忙於善後工程。平日大家可能沒察覺樹藝師的工作,其實除了天災後要修剪及搶救樹木外,他們日常更要負責園林綠化、移樹、種植等項目,為市民帶來健康又美麗的生活環境,絕對稱得上「社區英雄」。早前,於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修讀樹木管理的15位同學,親身前往泰國實地考察,增進保育知識,且看看這班「未來英雄」有何得着。

體驗木屋生活

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與其埋首於書中的圖文,不如親身體驗更有真實感。在是次為期7天的泰國旅程中,樹木管理系的同學遠赴泰北清邁和清萊等地,探索大自然,認識不同植物的特性,其中部分更是當地獨有的蘭花品種。學院講師鄧銘澤表示︰「在課堂上我們雖然會涉獵各種課題,然而很多時都只是紙上談兵,學生如從未踏足熱帶雨林,看過它存有哪些植物,實在難以深入了解箇中特色。」旅程中除了登上清邁素帖山進行考察,他們又到訪蘑菇研究中心,體驗生態研究員的木屋生活。學生陳芷萱(Jennifer)稱此行令她印象深刻︰「在香港只有高樓大廈,很少機會可以到森林入住木屋,所以我覺得這體驗既新鮮又難得。這令我反思到現代人未必需要追求物質生活、科技用品,有時候回歸原始,返璞歸真,亦未嘗不可。」

國民積極保育

在拜訪詩麗吉王后植物園期間,同學可以體會到泰國王后是何等愛花兼惜花。鄧教授指︰「每當他們尋獲新品種或美艷的植物,就會將之種植於花園的當眼處,加以培育。另外,皇室人員又會活用鮮花裝飾,為該處增添色彩。」由於在位者鍾愛花草樹木,亦加深了當地民眾對保育的意識。好像為了整治毒品與罪案溫床的金三角,泰國國王便花了大量工夫,鼓勵原本種植鴉片的人士,改種植大米、玉米、甘蔗、鮮花等維生。曾昭煌(Tony)同學又提到當地市民Upcycle(升級再造)的意識很高︰「他們善於將廢物利用,變成其他工藝品,務求物盡其用,例如把大象糞便製作成再造紙,經過高溫消毒後已經去除異味,相當乾淨。」

打破固有印象

這趟旅程,同學除了親身體驗,又與當地學生及研究人員展開交流,加深對大自然的認識,並且對泰國大大改觀。Tony說以往以為泰國只是一個旅遊勝地、美食天堂,卻沒想過他們在環境保育上,不但有完善措施,而且投放大量資源鑽研嶄新的保育技術。泰國之旅圓滿結束,鄧教授希望此行可以打破學生固有的印象,譬如大多數人都以為泰國宗廟莊重嚴肅,可是當地的「白廟」顛覆了大家的想像。他說:「白廟的外牆是純白色,遠望十分雍容華貴,當你仔細看它的外牆,卻可以見到一個個熟悉的卡通人物雕刻,如變形金剛、蝙蝠俠、超人、美少女戰士等,若非身處其中,可能你都未必相信。」其實牆上的塗鴉旨在令白廟變得更加親民,平易近人,入廟的人不一定要信奉宗教,也可以抱持欣賞角度參觀。

撰文︰馬珮嵐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