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美學專家Philippe Bestenheider

自從二十世紀開始流行Art Deco風潮,令幾何學從數理概念轉化為生活美學的一種,也使得當道的極簡主義產生了豐富變化。被認為是幾何設計代表的Philippe Bestenheider,深深體會到家具產品要在市場突圍,不是在用色上多着墨,便是在外形上花心思,因而經常把五邊形、六邊形、蜂窩形等幾何圖案引入設計,還在色彩上參考非洲婦女的編織品,力求繽紛。

讀建築學出身的瑞士設計師Philippe Bestenheider,於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畢業後,即在瑞士和美國多間工作室任職,累積實戰經驗,後來又到了Patricia Urquiola的工作室擔任設計師,因而在業界嶄露頭角,並憑着「Nanook」系列獲得Premio dei Premi of Italian National Award 2010。

跟大自然建立關係

綜觀Philippe的作品,常常找到幾何圖案這一元素,原來設計師希望通過複製簡單的幾何圖形,讓作品能與自然界建立一種微妙關係,以「Lui」系列為例,設計靈感源自有機物質的增長,他以輕鬆形式來調侃這種現象,藉此反映人們的財富跟這些有機物質一樣,都是有增無減的。

椅背靈感來自蟲翼

說到外形突出,「Elitre」算是代表作,這張金屬網狀椅子的靠背非常特別,它是參照昆蟲雙翼而設計,用家可以隨意添置背靠墊,以提升舒適度。另一奪目之作「Binta」是一系列色彩繽紛的座椅,設計融入非洲木雕和塞內加爾的紡織布料,因而富有濃烈的非洲風情。

融入生活勝過奪獎

在Philippe眼中,獎項固然是一個肯定,但對於設計師來說,客戶的認同和支持比起獎項更有意義。「一件成功的家具產品,除了講求實用性,還需要設計師的一點幽默作為點綴。假如能夠把家具產品融入人們生活,那便稱得上成功了!」

PROFILE

1971年生於瑞士Sion,早年入讀瑞士聯邦理工學院(The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蘇黎世分校建築學系,2000年到米蘭Domus Academy修讀工業設計碩士,之後加入了著名設計師Patricia Urquiola位於米蘭的工作室,擔任高級設計師,並逐漸打響名堂,2006年於意大利舉行的國際級展覽Promosedia Chair Exhibition上一鳴驚人,2009年更成立個人工作室,與多個知名品牌合作,包括Moroso、de Sede、Pallucco等。

網址:www.philippebestenheid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