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總有機會遇上令自己吃驚的人、物、事,常見反應是大叫一聲,或極速逃離現場,假如那份恐懼感揮之不去,甚至讓你產生不良的身體反應,那便不得不正視,因為有可能是患了恐懼症(Phobia)!恐懼症可對患者造成極大的精神困擾,影響日常生活,但只要認清恐懼源頭,並接受適當治療,情況必可得到改善。
膽小是不少人的性格特徵,常見情況是怕黑、怕鬼、怕曱甴,但精神科專科醫生鄭志樂指出膽小與患上恐懼症是兩回事。「恐懼症是一種精神官能症,患者對某些事物或情境會產生莫名的恐懼,縱使當事者明知不會受到傷害,也無法控制恐懼的情緒。膽小者的恐懼是短暫性,不會影響日常生活,離開了害怕的事物後,恐懼便會停止,但恐懼症患者所承受的負面情緒,或會嚴重至影響工作或社交活動。即使遠離了該事物,恐懼仍持續一段時間。」鄭醫生續指,恐懼症有別於驚恐症(Panic Disorder),後者並非由特定事物誘發,患者可無故發作。而常見的恐懼症種類包括畏高症(Acrophobia)、幽閉恐懼症(Claustrophobia)、黑暗恐懼症(Nyctophobia)、廣場恐懼症(Agoraphobia)、社交恐懼症(Sociophobia)、特定恐懼症(Specific Phobia)等,後者主要是對某些特殊物體、情境或活動產生害怕。
觸發恐懼症的成因,有遠、近之別。鄭醫生說:「近因是生活或精神受到壓力,如工作過度繁忙、缺乏休息;但亦有部分病例是由潛伏多年的遠因引發,只是患者一直不以為然,如孩提時期在某些場合有過不愉快或恐怖經歷,從而觸發恐慌感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童年陰影』。」病徵方面,患者會有冒汗、顫抖、忽冷忽熱、心跳加速、呼吸困難、手腳麻痹(甚至沒有知覺)、作悶作嘔或胃部不適、頭昏眼花等生理狀況;心理方面,患者有可能變得思緒混亂、不清晰,產生窒息感 (並非不能呼吸或呼吸困難,而是感到快要窒息一般),或出現不真實、抽離、虛幻的感覺,害怕失去控制,甚至覺得自己快將死去,失掉理智。「患者往往不能控制這種恐懼,所以對於恐懼的事物和情境都會極力迴避。當成功逃避了恐懼的事物後,患者會覺得虛弱、膽怯或失去自尊心,更加害怕該事物,形成惡性循環,加深病情。」
為了協助患者重投正常生活,醫生會從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入手,但成功率通常取決於恐懼症的嚴重程度。「藥物治療方面,血清素等藥物可平衡大腦內分泌水平,鎮定劑則可減輕焦慮及其他身體徵狀,但服藥是治標不治本,只適宜作短期服用。心理治療的例子則有紓緩呼吸技巧、肌肉放鬆訓練、意象放鬆訓練等,掌握了這些技巧後,醫生便會開始引導患者接觸恐懼事物的相片、模型、標本,甚至實物,以便逐步克服恐懼。」要減少恐懼症發病,學術界普遍認為,森田療法具有良好效果,其主張是不問徵狀、不問過去,要求患者行動轉變性格,照健康人那樣行動,遵循現實原則,不去追究過去的生活經歷,引導患者把注意力放在當前。對一切情緒思維抱着順其自然的心態對待。另外,可從生活習慣着手,定時做運動、飲食習慣要有規律、保持充足睡眠、避免攝取咖啡因,或服用非處方感冒藥,均有助減少恐懼出現的頻率。
撰文:余彩瑜
部分攝影:陳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