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栽培創建美好世代

為了城市發展,現代社會不惜耗費大量珍貴的自然資源。當氣候變化及資源枯竭問題逐步逼近,實在有需要尋找人類和自然環境的平衡點。有機構推出「永續栽培設計證書課程」,課程大綱是根據永續栽培的始創人Bill Mollison所撰寫的書籍《Permaculture:A Designer's Manual》而設定,重點教授永續設計,再配合本土情況,讓學員重新思考與大自然的關係,尤其在運用自然資源時,堅守永續世代的原則。你願意從自身做起,實踐永續生活嗎?

可申請減學費

Permaculture是「Permanent」(永恒)、「Agriculture」(農業)和「Culture」(文化)的縮寫,台灣則譯為永續栽培或樸門農藝。永續栽培是一套有關照顧地球及人類的跨學科理論,讓我們重新認識大地,以及反思現代生活模式,從而發展一個人性化及永續的生活空間。現已成為國際間十分盛行的農業及社區可持續發展運動的主要理論,歐美以至第三世界國家均有可觀的成功例子。

在香港,近年亦愈來愈多有心人關注永續栽培的生活概念。香港永續栽培學苑及老農田有機農場主辦「永續栽培設計證書課程」,適合對永續栽培設計有興趣者、有志發展有機園藝/農業為長遠興趣者,或追尋個人永續生活等人士報讀。如果學員從事與農業有關行業、非牟利團體/慈善機構,或致力於社區發展、環境保護、土地規劃、教育等範疇,更可申請課程費用減免。

應用生活之中

課程以永續設計為重點,並因應本土情況,探討多個相關課題,如永續栽培理論及設計、生態系統認識、水資源設計及運用、土壤保育及增值、健康節約居所、動物及飼養系統、可持續社區發展策略、永續農業、自然生態復興方案等。當中還加插不少實踐元素,透過實地示範、農業實習、農場考察,讓學員重拾與土地共處的生活技能,實踐永續設計的理念。

課程導師葉子盛說:「課程教授相關技術,希望學員能因地制宜,應用在實際情況。最難忘有位任職園境師的學員,設計了一個收集雨水的地下系統作灌溉用途,這個免灌溉系統,有助善用水資源。課程另一焦點是改變人們的想法,我覺得這方面更為重要。透過改變自身想法,從生活細節着手,實踐永續元素。想像一下:如果城中一半的家庭主婦,自行把家中廚餘做成清潔酵素,將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

學習古老智慧

課程大綱是根據永續栽培的始創人Bill Mollison的著作《Permaculture:A Designer's Manual》而設定,其亦為國際永續栽培設計證書課程內容之規範。來自澳洲的Bill Mollison是位野生動物學家,親睹自然環境不斷遭受破壞,感到十分心痛。他體會到大自然中環環緊扣的關係,萬物共存共榮的重要性。早於1974年已提出甚具前瞻性的概念——永續設計。後與其學生David Holmgren把相關想法,撰寫成上述書籍。

葉子盛表示,國際上慣常以連續14天、共72小時的形式上課。由於此做法較難在本港實行,故把課堂分拆為13個星期日,上課時間為上午9時至下午5時半。八仙嶺山麓下的老農田有機農場化身為學堂,學員亦會參觀附近的客家村落,從中認識一些古老智慧。當中不得不提風水林,除是食物來源外,還具備不少好處,如可抵禦強風侵襲、減少水土流失、應對季節變化等。

課程資料

課程名稱:永續栽培設計證書課程

開辦機構:香港永續栽培學苑、老農田有機農場

報讀資格:對永續栽培設計有興趣者、有志發展有機園藝/農業為長遠興趣者,或追尋個人永續P:生活等人士

開課日期:10月15日(共13個星期天)

截止報名:10月4日

所需學費:$7,200(包括膳食、戶外考察交通費、中文課程筆記)

查詢網址:www.facebook.com/ofarmhk

撰文:黎雅麗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