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搖滾歌手David Bowie的《Space Oddity》一曲中,描述太空人Major Tom在宇宙漂流時的無助和孤獨,成功塑造一個我們未知的太空世界。事實上,大部分人對宇宙的認識可能都是來自科幻電影和流行音樂,卻不知道航天科技與日常生活的關係。最近有機構舉辦了中國航天科技的考察和交流活動,參加者可以深入相關部門,透過認識航天科技的歷史和發展,了解科技的更多可能性。
為了提升青少年對航天和創新科技的興趣,由香港科技協進會和善德基金會合辦的「善德關愛科研青年發展計劃」,每年都會資助一班中學生前往北京和西安,進行一系列與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有關的交流和考察,善德基金會常務副主席藍國慶表示:「認識宇宙以外,航天科技對日常生活亦有很大影響,甚至會左右人類未來的發展,為了掌握相關技術,很多科學家都不求回報,默默地在背後付出,希望參加考察團的同學,在學習相關知識之餘,也能體會到科學家那無私奉獻的精神。」
是次活動共有120位同學參加,中四的謝子申、中五的李曉琳和中三的陳雲皓均是參加者之一,一行人先在香港參與了1日的航天科技基礎知識培訓,再於7月前往北京和西安,進行為期8日的考察活動,透過一系列參觀和交流,啟發同學們對不同科學領域的學習興趣。
自細喜歡研究天文和星體的李曉琳表示,航天就是了解宇宙的一種手段,是次有機會前往國家天文台,認識透過現今科技收集和處理宇宙訊息的方法等知識,令她獲益良多,她說:「原來在宇宙中有一種肉眼看不見,甚至無法通過電磁波觀測的暗物質,而為了研究這種物質,有科學家發明了名為『悟空』的粒子探測衞星,藉此探索宇宙的秘密。」
這次同學們亦前往了「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學習液體火箭發動機和固體火箭發動機的理論,並到訪了中國科學技術館,參觀火箭模型和真正的火箭引擎,謝子申分享:「原來火箭的結構比想像中更加複雜,而且不同國家會採用不同種類的火箭,以美國的太空穿梭機為例,它的設計只需要2支助推火箭,而中國的神洲飛船則需要4支助推火箭,當中的原理和運作也有很大分別。」此外一行人亦有機會製作像真度極高的火箭模型,更可以親身進行試射,藉此加深對火箭的認識。
是次活動中,參加者還參觀了「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一睹人造衞星的實時影像,陳雲皓說:「在地震等大型災難後,衞星影像不但有助了解災情,而且準確呈現了傷者位置,可以為救援提供方向。事實上,早前四川地震的救援工作亦採用了衞星圖像的協助。」除此之外,一行人亦在中國工程院中認識了「臨近空間」的特性,謝子申解釋:「臨近空間是距離地面20至100公里的空間,這個空間的風速和地心吸力都十分微弱,如能掌握這個空間的狀態,便可以設立太空中轉站,為太空人提供補給。而在這個空間亦可以進行快速移動,甚至只需1小時便可以由香港到達美國,因此各國目前都正在積極研究。」此行另一收穫是,參加者認識到太空種子等直接改變人類生活的科技,陳雲皓說:「根據研究所得,部分種子只要在太空待一段時間,便會大大增加收成數量,證明航天科技切切實實地影響人類的日常生活。」
撰文:吳俊賢
部分攝影:胡振文(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