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家二代延續獅子山下精神

「人生中有歡喜,難免亦常有淚,我哋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上,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一首膾炙人口的金曲,道盡60、70年代港人對生活的寫照。尤其近幾年,「獅子山下精神」不斷被提起,對黃大仙老牌麵家第二代梅樂文(Conina)來說,也正正是她爸爸創業精神寫照,為了延續父輩親力親為及濃厚人情味的精神,她選擇在同區以老父的招牌「重生」,還再下一城,開設美食車,加入個人喜愛的小食,將老父的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

從小耳濡目染

Conina由細到大,記憶中盡是與父母的麵店有關。1960年代,梅父和親友在黃大仙、慈雲山開設麵店、麵包店和冰室,她小時候會自動自覺幫手收銀、送外賣和洗碗,而她最愛吃的,是店內的燜豬手及鳳爪,店內飄散的咖啡香及咖喱牛肉香,均是她的童年回憶。

直到14歲,她和家人陸續移民溫哥華,當其時,香港舖頭的地段面臨拆卸重建,梅父於是將麵店關閉,一家人在溫哥華重新出發,在當地開設各式麵店,也做得有聲有色。Conina回憶道:「記憶中父親都是白手興家,無論是在香港,還是在溫哥華,他都為家人努力拚搏,令我十分欣賞。」

萌生開店念頭

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寧願在中環歎住冷氣工作,也較在舊區小商場開麵店、走到熱廚房工作來得舒適吧!「記得當日回流香港,曾在唱片公司、雜誌社及公關推廣公司任職,仲做過瑜伽機構亞太區市場總監,做的都是大Project!」既然這樣,何解會由冷氣工作間跑到熱廚房中呢?「幾年前,為了多點時間陪小朋友,於是辭工,轉做兼職。」她更在機緣巧合下萌生開設麵店的念頭。「那時為了住近父母,我選擇回到黃大仙居住,經常路過樓下的新商場,覺得點解食唔到一碗似樣的雲吞麵呢?剛好見到有個吉舖,於是想到不如再開設父母的麵家來。」梅父及梅母聽到一定很高興吧?「錯了,原來爸媽覺得我在中環高薪厚職,為甚麼要開麵店咁辛苦呢?但我覺得父母內心對做麵依然有團火。」幾經游說下,父母由反對變成顧問,不時為新店提供意見。

傳統創新兼備

終於,她在2014年開設麵店,延續了父親做麵理念,以及獅子山下精神,她除了在餐廳的設計上花心思,還沿用了父輩的班底、麵條秘方、傳統潮州菜式等,務求重拾當年的味道。開業初期,Conina還是遇到不少難題,如有經驗的員工覺得兩口子是外行人,中環的行政手段在平民化小員工前施展無門,於是她兩人落手落腳拚搏起來,由丈夫阿威走入廚房和水吧,學習入貨下廚沖茶等,她就改變溝通方式,軟硬兼施,也不時與員工慶生,保持良好關係。

期間,她和阿威又不斷鑽研新菜式,好像為方便食客而將檸檬攪成蓉,做成免拮檸檬的檸茶BB等,最搞笑是,為了滿足港人花心的心態,而創作出甚麼配料都有的「皇牌撈麵」,「有時候爸爸對我這些創作相當反對,但最後發現大受年輕人歡迎,意識到市場變化,才慢慢接受。」

創意隨機應變

正當麵店慢慢走上軌道,也剛好是政府引入美食車計劃之時,Conina於是心郁郁想申請,還以街頭小食作主題。「由細到大我也很喜歡『掃街』,記得兒時舖頭旁就是魚蛋檔、生菜魚肉店等,而美食車這個全新概念,令我想到將自己喜愛的元素融入其中,花了足足2個月時間設計及撰寫計劃書。」直至投標成功,整個過程猶如懷胎十月生BB般。

由零開始,沒有前人經驗可取,美食車相關事宜都是靠自己。最初幾部美食車登場,幾乎是一面倒的負評,如地點不佳、生意差等,這時候,Conina多年累積的推廣經驗就大派用場,好像她先以黃大仙為試點,開張頭3日,為了引起客人注意,於是將小食「神級燒鮮魷」列為自由定價,隨即引起公眾注意。

之後去到中環海濱活動空間,更推出全新小食「是否西多士」、「$1隻炸一字雞翼」等活動,瞬間將死場起死回生。其後,她會按不同的地點設計菜式及擬定推廣活動,如將煎蠔餅變成迷你的一口蠔丸、限定炸黑松露雲吞、自助餐層層疊等。為了讓生意更有前景,她和其他車主組成聯盟,經常開會、回答記者問題、密切和政府有關部門聯繫,曝光率奇高。如決定在不同的節日到不同地點趕場,單是在一個龍舟活動上,3日就賣出3萬隻炸一字雞翼。「做生意最緊要變通,每兩星期我們就要轉一次場,無論是菜式、烹調、趕人流都要追求最快,而且要識得執生,好像近日天氣太熱,就要多預備凍飲及甜品。」

開小食實體店

對於這架她形容為BB的美食車,Conina指也有點缺陷,就是成績太過大起大落,而且坊間批評太多,有時也覺很心痛。「美食車不僅是生財工具,我還希望以它為踏腳石,賺取將來的發展機會。」她憑一股獅子山下的拚搏精神,終於為她爭取到機遇,遲些她會在將軍澳區的美食廣場開設新派小食實體店,以一字雞翼作主打。「沒有美食車,就可能沒有實體店的出現,對我來說又是一個新的體驗,每日我都提自己要感恩,希望將來可以開設一系列小食店,繼續發揚父親的精神。」

撰文:林佩婷 

部分攝影:郭凱敏

查詢電話:2323 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