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望四方:香港史迹(三)文武廟的華人社區史

香港是個多元文化交匯的移民社會,不同時期的移民將各地傳統信仰帶入香港。信仰不僅是百姓對安定生活的良好祝願,亦成為社區的組織工具。建於1847年的上環文武廟,是香港最早的廟宇,該廟除了傳承香港華人的民俗、祈禱、祭祀文化,還曾經扮演了華人法庭的重要角色。

以往傳統華人抱有「生不入官門,死不入地獄」的心態,倘遇糾紛便到廟宇,在神前宣誓求神仲裁。香港開埠初期,法制尚未完善,未有舉手宣誓的法庭程序。當時政府批准華人可依中國傳統「斬雞頭,燒黃紙」的方式進行宣誓,而且指定要在文武廟內舉行。

文武廟旁的公所,大門兩邊對聯寫道:「公爾忘私入斯門貴無偏袒,所欲與聚到此地切莫糊塗」。意思是公所可為人們主持公道,正好反映公所的仲裁功能。華人相信「舉頭三尺有神靈」,不能在神靈面前說謊,為求無愧於心。在文武廟解決糾紛,便不用驚動警方和法庭。公所在香港早期社會出現,亦反映當時華人希望自行處理本身的事務,不想殖民地政府干預。隨着香港法制完善,文武廟失去了裁決權,但社區參與功能仍在。該廟香火鼎盛,資產不斷累積,遂成立「文武廟義學」,捐出廟側的土地,建立「中華書院」,向貧困家庭子弟提供義學,由此開始慈善教育事業。1908年香港政府頒布《文武廟條例》,把文武廟及其所屬廟產撥交東華醫院管理,文武廟除了宗教作用,還資助了華人慈善教育、慈善事業及東華三院發展醫療服務。如今該廟仍然保留隆重的秋祭儀式,其歷史和建築特色深受遊客喜愛。而文武廟的功能和角色的轉變,正是一部香港華人社區的發展史。

Profile

姚思榮,立法會旅遊界功能界別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