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ERS手工啤酒夢

追逐夢想,到底能走到多遠?說起來有點老套但卻真切,只有堅持才能走到最後。近年香港掀起一片手工啤酒熱潮,不少更是本土自家品牌,然而不難發現,綜觀整個行業,真正黃皮膚的創辦人其實不多,當中一員是由3位大男孩:麥波、Mark及阿德一起成立的麥氏釀酒廠。短短在兩年間,由無人知曉做到薄有名氣,在連鎖超市也能找到其啤酒的蹤影,一路走來,其實每步也不容易。

真本土派誠意作

全球手工啤酒多不勝數,歐美、日本、澳洲、新西蘭等地皆有自己出品,而屬於香港的土炮手工啤,也正在迎頭趕上。放眼本地品牌,可算是百花齊放,芸芸啤酒之中,特別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於瓶身印上大大個中文字「麥子」的麥氏釀酒廠,格外讓人感到親切。品牌由3位80、90後的創辦人分別是麥波、Mark及阿德創辦,由釀酒、裝瓶、貼酒標、入箱,都是在小小的廠房內完成,過程幾乎全人手製作,把人力資源發揮到極致。品牌啤酒廠成立兩年,由創業到守業,中間也有經歷不少波折,來到今天,也算是在本地手工啤酒界中出人頭地。

啤酒廠可以說是在誤打誤撞中成立,當時剛畢業的麥波正準備赴英修讀戲劇碩士課程,因為某些原因而延誤開學,被迫滯留香港個多月,不甘苦悶的麥波買了一堆參考書,開始在家中天台釀製手工啤酒,某天打電話給中學同學阿德祝賀他生日快樂,沒見面多時的兩人又再度閒話家常起來,阿德建議麥波把啤酒拿到西貢鹽田梓一家相熟的茶室試賣。同樣剛畢業的Mark是麥波的堂弟,由細到大都老友鬼鬼,一直希望「有啲搞作」的Mark,也來參一腳,兩兄弟都是姓麥,麥氏釀酒廠由此誕生。

把握時機闖名堂

既然有留學的機會,為甚麼不完成課程後才回港創業呢?「那時確實有認真考慮,如果兩年後才回來,怕太多變數,又怕到時承擔不起太多風險。」麥波這樣說,如是者,從事IT的阿德和剛獲大公司聘請的Mark便分別辭去工作,三個小伙子夾了30萬元積蓄,在荃灣工廈租了一個小小單位,連釀酒工具大多也是自己買入零件自行組裝,築起他們的手工啤酒夢;真心佩服幾位男孩的用心。

到底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誰也說不準,但肯定的是,麥波做了對的決定。時值手工啤酒剛剛在香港流行起來,不少品牌都打正本土旗號,但實際上,不少老闆都是外國人,能夠徹頭徹尾,做到真正本土味的,麥氏絕對是少數之一,故也趁時機闖出名堂。

從小島走出市區

第一瓶自家啤酒以「鹽田」命名,是一款清爽富麥香的比利時風格淡麥啤酒,從最初在小小的茶室寄賣,到出現在大大小小的市集、啤酒活動之上,甚至餐廳、雜貨店也向他們取貨,品牌就是這樣逐步逐步建立起來。一開始每月只生產4千瓶啤酒,今日已增至9千多瓶,訂單也愈接愈多,不少品牌更專程找他們為活動度身釀造啤酒。阿德性格圓滑,是大家的開心果,也是品牌首席釀酒師,專責監控啤酒品質;而麥波天生外向貪玩,創意諗頭多多,故負責市場策劃,以及銷售市務;至於冷靜聰明、心思縝密的Mark則負責管數,並處理公司行政事宜及對外聯絡,3兄弟分工合作。

「我們本身只是單純的想釀造自己喜歡的啤酒,後來漸漸發現,如果全世界只有你一人認為自己的產品好,而沒有其他人懂得欣賞,也只是徒勞。」麥波指。講到底,做生意還得迎合大眾口味,但如何與個人堅持底線取平衡,就是其中最大的課題。只要認定自己的方向,從一而終,較一切來得重要,與其他品牌相比,麥氏出品的啤酒夠花巧夠噱頭,有甘蔗黑啤、桂圓啤酒、香茅啤酒,玩的均是本土地道元素,而且他們都玩得誇,風格鮮明,故能讓人牢牢記住他們的名字。

釀出自傲的啤酒

啤酒生意走上軌道,他們亦開設自己的酒吧餐廳,明年初更會搬到規模較大的廠房,並添置全新的釀酒工具,一切看起來也十分順利。原來,過程中他們也有因為錯誤估計而面臨負債危機。某次參與某個啤酒活動,卻欠缺資金,於是向大會提出賒數,以為一定能從中賺回來,結果卻蝕大本。事後檢討,心急是致命傷,幸好勉強撐住了,總算度過危機;輸了錢,但買了教訓,也叫賺取到經驗。提到本土特色小食,魚蛋燒賣、雞蛋仔、雲吞麵,這些都是香港代表,他們最大的心願,就是釀出屬於香港人的啤酒,讓外國遊客來到香港,除了品嘗以上特色美食外,也能想起有香港特色的手工啤酒。兩年前,麥氏釀酒廠才成立不久,小記曾經訪問過他們,兩年後,眼前的大男孩模樣並沒有多大變化,還是在酒廠內踢着拖、面上仍掛着溫(熙)笑臉;然而攀談起來,言語間卻流露出一份成熟感。追夢,不但要有踏出第一步的勇氣,也需要無比的堅持。

撰文:孔科怡

部分攝影:莫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