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後溫度、濕度變化大,天生膚質敏感者,容易出現痕癢、泛紅、脫皮,甚至受濕疹問題困擾!
有專家指出,要減低濕疹來襲,必須注意皮膚護理,尤其是洗澡用的水切勿過熱,並要在飲食方面作適當配合,遠離致敏原,重點攝取所需營養素,便能防患於未然。
相信不少港人對濕疹也不陌生,甚至身受其害。濕疹又稱異位性皮炎,它是一種慢性皮膚病,並非由細菌或病毒引發,而是受內在的免疫功能影響,所以不具傳染性,患處多出現在面部、手腕、手肘和膝蓋內側,徵狀包括痕癢、乾燥、紅腫等,更有機會滲出液體和爆裂。導致濕疹的成因有3種:第一類是家族遺傳,假如父親或母親曾患濕疹,孩子有6成機會受影響,要是雙親都有濕疹病史,下一代患上濕疹的機會將高達8成;第二類是致敏原引發,即吸入或接觸到致敏原,如塵蟎、動物皮毛、香煙等;第三類是食物引起,常見的致敏食物包括牛奶、雞蛋、花生、大麥、黃豆等。
濕疹之所以令人煩惱,原因在於病情反覆,一旦受外來因素刺激,像季節交替,就算之前已處理好患處,仍有復發的可能性,所以平時要做好皮膚護理。由於濕疹患者的皮膚細胞不能如正常人般有效保持水分,因此有必要多塗抹潤膚膏,不能偷懶。另外,天氣轉涼,不少人會轉沖熱水涼,但要注意水溫不能過高,以免洗去皮膚表面的油脂,令水分加速流失,而清潔液亦應選配方溫和及具滋潤作用的。注意家居衞生,也是有助預防濕疹,因塵蟎是致敏原之一。至於日常飲食也與濕疹發作息息相關,有研究指出,避免接觸牛奶、雞蛋、人造色素及醃製食品,對某些患有濕疹的兒童有正面幫助,家長不可疏忽。
資深營養師黃榮俊(John)補充,想避免濕疹出現,可從飲食方面入手,因為食物中蘊含不少有助改善濕疹的營養素,以槲皮素為例,含豐富的生物類黃酮,對預防或治療過敏症狀很合適,可透過進食紅洋葱、番茄、西蘭花、蘋果等食物來攝取。「濕疹患者跟哮喘及其他過敏症患者一樣,血清含IgE抗體偏高,而槲皮素可防止體內組織胺及其他刺激物引致過敏反應,它猶如天然的抗組織胺,作用類似類固醇,但沒有類固醇的副作用。」此外,維他命B雜(維他命B1、B2、B6)與奧米加3是對抗發炎的重要元素,前者可於豬肉、雞肉、小麥胚芽、燕麥等食物中找到,能幫助治療炎症、維持精神系統及腦機能的健康,後者可透過進食魚油來攝取,它可減少體內發炎物質的生成,以及抑制前列腺素(PGI2)的形成,有效緩解發炎反應所造成的皮膚紅腫。
撰文:司徒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