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書啟示錄

住屋一向是港人關心的課題,而售樓書內的精美單位更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安樂窩!

城市研究學者何尚衡(Alfred)於早前意外地接收了超過3,000本舊樓書,年代介乎1970年至2010年間,當中刊載的資料,不但反映社區發展的面貌,還可一窺過去數十年港人對美好生活的詮釋有何異同。而為了令這些牽涉城市發展的珍貴文檔得以廣泛流傳,Alfred更是面對着種種問題,乃真真正正的迎難而上!

等同歷史遺產

今年8月,本港建築師界大行「王歐陽」有超過3,000本橫跨70年代至千禧年的售樓書需要棄置,原本打算捐予大學圖書館,可惜遭到婉拒,於是詢問會否有人接收,Alfred眼見一批歷史文檔徘徊堆填區邊緣,本着「救得幾多得幾多」的心態,發散消息尋求朋友幫忙,結果3天內動員了15人幫忙,以紅白藍袋、行李箱載走,並獲朋友借出Studio作臨時倉庫,讓他感動不已!在Alfred眼中,這些售樓書好比歷史書,書中的圖片和預想圖,是認識城市面貌的線索,文字資料則是研究社會文化的重要參考。「以前的售樓書比較薄,封面多是人手彩繪圖,清晰標示年期、建築用料、地圖、社區環境、樓宇特色,又會附加運輸工具圖片,以強調交通便利,或詳述保安設施……」

反映今昔改變

Alfred續指,翻閱樓書可找到不少有趣的發現。「從舊樓書中,我們可以觀察到許多『改變』,包括樓宇結構、周邊環境、過去與現在對居所的描述、港人對美好生活的想像等等。以荃灣灣景廣場為例,當年它屬於高級住宅項目,樓宇外觀用上紅磚、仿羅馬柱等西式元素裝飾,這種風格在80至90年代非常盛行;反觀近年流行全玻璃幕牆的當代建築,旁邊的如心廣場便是一例。此外,書中對廣場周邊環境的描述,跟今天的情況有很大出入─前方的巴士總站已變了休憩公園,後方的荃灣運輸綜合大樓也於2013年拆卸,如心廣場則在2007年於旁邊的草地落成……但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條在預想圖中消失了的天橋(連接灣景廣場與荃灣大會堂),等了20年終於準備興建!」

望能回饋社會

今昔之間的改變,還體現於樓書的包裝。「為了吸引買家,樓書的圖文難免有誇張成分,年代不同,手法也有分別─昔日的樓書會誇大比例,騙取空間感,現今的樓書則旨在帶出一份悠閒、寫意感覺,大量的電腦圖片不是扭曲真實,而是抽離現實,讓人幻想居住該處的如何美好,但跟眼前所見是全無關係!」Alfred認為,手上的樓書有助研究本港社會的發展,但要一段時間整理,長遠打算是希望建立網上資料庫,回饋社會。「我有想過把樓書捐去圖書館,一來客觀環境適合存放,二來有專人打理,但這些資料一旦放到圖書館,通常只會用作研究,再通過學術期刊發表,問題是有多少人會看這些期刊?再者,公眾要翻閱資料,須親臨圖書館,網上是搜尋不到的,這是學術界一貫做法,在講求資訊流通的今天,實在難以置信!」

困難有待解決

如何把手上資料帶入社區?這是Alfred一直思索的問題,利用網上平台是出路之一,公眾可隨時登入查閱之餘,還可附加其他圖像或資料,協助分析;他亦想過接觸不同的地區團體,透過導賞團和在地分享,令這些資料得以活用。可是現實有很多制肘需要處理:「首先,逾3,000本樓書要逐頁掃描,假設每本10頁,30,000張圖檔需要多大的伺服器支援?其次,舊樓書是歷史文物,始終不能隨便擺放在迷你倉,哪裏才是它們的安身之所?沒錯,資金問題可通過眾籌(Crowdfunding)解決,但籌集的資金可以經營多久?數年後又怎樣呢……」拯救舊樓書不是終結,傳承歷史的任務反而是剛剛開始,慶幸本港有一群熱心人士默默貢獻,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身為我城一分子的你,會否出一分力呢?

Profile

何尚衡,2007年於香港大學建築系畢業,因熱衷研究本港商場文化,早年於社交平台創立「香港購物商場的歷史與論述」版面,為大眾提供另一個角度去觀察和思考我們的居住地。2015年又與友人合辦免費月刊《 畕土》,探討香港的城市空間與環境建築。

撰文:江蔚賢

攝影:張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