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是我唯一渴望擁有的事物,可為生命提供恒常而穩定的養分,供我吸收和運用,每天清晨都能改變其心情。即使是同一件作品,亦會隨着我的經歷,為我帶來不同的轉變。」
「搖滾變色龍」大衞‧寶兒(David Bowie,1947~2016年),生前開創了70年代的Glam Rock風潮,對音樂、潮流的影響力毋庸置疑,而在鏡頭背後,他亦是一名藝術愛好者,收藏了不同種類的藝術品。倫敦蘇富比將於11月舉行「Bowie / Collector」展覽及拍賣,公開寶兒的私人藏品,讓大家從另一個角度窺探其美學視野。
雌雄同體的打扮,還有紅白閃電的妝容,大衞‧寶兒的演藝人生給音樂界、潮流界遺下一個令人回味的寶藏,沒想到這位樂壇巨人的私人藝術收藏,同樣予人驚喜。出生於倫敦南部的寶兒,跟藝術圈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他既是一位藝術收藏家,亦曾參與藝術評論、展覽策劃、藝術刊物編輯和出版等工作。1971年,寶兒到訪位於紐約的藝術工作室「The Factory」,跟美國普普藝術大師Andy Warhol見面,歌曲《Andy Warhol》便是他向對方致敬之作,後來他更在Julian Schnabel執導的傳記電影《巴斯基亞》中扮演Andy Warhol一角呢!此外,貴為搖滾巨星的寶兒又曾於1994年加入《現代畫家》雜誌的編輯委員學術群體,並訪問過Jeff Koons、Tracey Emin、Damien Hirst等多位世界知名的藝術家,進一步拓闊其藝術視野。值得一提,寶兒曾於Jeff Koons的曼克頓畫室為神秘藝術家Nat Tate舉行書刊發布會,通過這位虛構人物給公眾開了一場玩笑,藉此諷刺了當時藝術界的怪異現象。
據蘇富比現代及戰後英國藝術部主管Frances Christie指出,作為收藏家,寶兒一直尋找與他心有靈犀的藝術家,而他又是一位書迷,博覽藝術類書籍,每當他對一種藝術或一位藝術家感興趣,就會深入了解,又會很自然地搜集其他有着共同歷史的作品,因此其收藏並不局限於著名藝術家的傑作,亦會注意被主流忽略的創作。「寶兒對每件藝術品都十分了解,只會買下自己喜歡,或對他有着特別意義的作品。以今次『Bowie / Collector』公開的400件拍品為例,除了涵蓋20世紀英國藝術外,亦有超現實主義、當代非洲藝術、維也納古根學院的界外藝術和20世紀設計的作品,當中包括Henry Moore、Graham Sutherland、Frank Auerbach、Damien Hirst等現當代英國藝術大師的傑作,好像焦點拍品《格爾達‧貝姆頭像》(1965年作),它是Frank Auerbach描繪其表親的作品,以浮雕形式創作,畫面呈現豐富的立體效果,令寶兒深感共鳴,甚至能夠為其不安情緒帶來正面的精神影響。」
Harold Gilman的畫作《室內景(芒特夫人)》(1917年作)是另一件重點拍品,表面看來,它似是描繪一所平凡的倫敦房舍,暗地裏卻在關注社會上的勞動階層,對20世紀初的英國藝術圈而言,這是耳目一新的題材,加上畫中景物與寶兒幼年時期的居所十分相似,因而深得寶兒的歡心。同樣令寶兒着迷的,還有Peter Lanyon的作品《親身目擊》,藝術家把自己在康瓦爾天空滑翔時所見的風景記錄下來,畫作表現出強烈的力度、情感和感染力,估價達250萬至350萬港元。至於美國藝術家Jean-Michel Basquiat的作品《空氣力量》,屬於今次拍賣會中估價最高的當代藝術品之一,估值約2,500萬至3,500萬港元。寶兒曾於《現代畫家》談及Jean-Michel Basquiat,形容他的創作在各方面均與搖滾樂有關,而且只有很少藝術家能達到這個境界。除此以外,「Bowie / Collector」亦會公開寶兒喜歡的裝置、雕塑、唱片機、《卡薩布蘭卡》地櫃等拍品,歌迷可藉此了解這位搖滾巨星的藝術品味。
曾是英國最有影響力的搖滾音樂人之一,1969年憑歌曲《Space Oddity》嶄露頭角,1972年再以Ziggy Stardust形象出現,並以流行單曲《Starman》和專輯《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為先鋒,宣告華麗搖滾時代的到來,其後他又把自己的音樂版圖拓展至電子樂、靈魂樂以及新浪潮。BBC於2002年舉辦的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評選中,寶兒排名第29位,而他的音樂作品亦是銷量保證,約售出1億4,000萬張專輯!
日期:10月12日至15日
網址:sothebys.com/BowieCollector
撰文:吳俊賢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