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與建築跨界互動

精美的珠寶與獨特的建築,兩者的共通點豈止一個「靚」字可以概括。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原來關係千絲萬縷—— 我們可以在珠寶設計中找到建築美學、結構、空間概念的影子,實在令人着迷。

為讓有志投身珠寶設計的人士、多媒體創作者等,進一步了解珠寶與建築的關係,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推出跨界互動短期課程系列,以「珠寶設計與建築空間的互動」作第一波主打,帶領學員分析中西方不同的建築概念,並探討它們在珠寶設計中的應用;相信能為大家帶來不少新靈感。

探討兩者關係

「珠寶設計與建築空間的互動」為短期課程,只設10個課時。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學術統籌主任兼導師鄺美貞(Carol)指出:「跨媒體創作在設計及藝術界已不是新鮮事,尤其是建築與珠寶設計同樣會運用立體空間的概念,分別只在於完成品的大小。不少著名建築師,如Frank Gehry及已故的女建築師Zaha Hadid均有首飾設計的經驗。」

她經常發現學員的珠寶設計作品有建築概念的影子,例如有學員參考樓梯設計,創作出線條富於流動感的飾物;亦有學員在中國銀行大廈的外觀獲得靈感,再將三角形的設計融入項鏈、耳環、戒指之中,款式頗為獨特。因此,她在構思課程時,糅合建築與珠寶的特性,讓學員深入探討兩者的關係。

了解建築風格

珠寶設計與建築空間的關係可分為兩個層面來看,一是外觀及造型的相似,觀看者可以輕易地從首飾看見建築物的原貌;二是結構上的相似,例如把建築物的樓梯、不斷重複的元素、曲線等轉換成珠寶設計作品。Carol表示:「課堂上,導師會帶領學生探索中、日、歐、美及古今的建築特點。內容包括介紹建築風格,如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風格、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等;認識後現代建築,如上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發展的『解構主義』(Deconstructivism)。當中也會特別介紹世界各地的奇異建築,例如北京奧運場館『鳥巢』、布拉格會跳舞的房子、Zaha Hadid一系列的有機造型建築等。」

可銜接進修

上課時,導師以建築的特點,引發學員的創作靈感,並即場運用立體概念創作與建築有關的作品。學院會邀請不同的建築師和珠寶設計師擔任嘉賓,分享空間處理和立體創作的經驗和心得。另外,亦會安排學員到本地的特色建築群參觀,觀察不同空間設計的特色。

Carol表示:「課程除了討論珠寶設計與建築的關係,但會涉及很多立體創作的概念,因此課程不但只適合珠寶設計行業人士報讀,也適合室內設計、產品設計、雕塑藝術等行業的人士參與。通識科和視覺藝術科的老師,亦可藉此進修跨媒體的知識。」若學員修畢課程後,對此興趣加深,可繼續修讀珠寶設計相關的文憑或證書課程,當中的「視覺藝術評論與創作專業文憑」可幫助學員深化對視藝評賞的能力。

課程資料

課程名稱:珠寶設計與建築空間的互動

舉辦機構: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

開課日期:7月

學費:$540

查詢:3411 1959

撰文:列淑華

相片:由受訪機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