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時的福,較為簡單,富貴加長命就是福。到了二千多年前春秋期間,儒家學者根據商周的政治家兼術數家箕子與周武王關於天理、人情、治世的談話精神,寫成《洪範》。洪是弘大,範是規範,作為立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基礎。
在這本包羅萬有的「天書」中,首次把「五福」寫成文字。
《洪範》的「五福」是:「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簡單的說,福包括長壽、富貴、身體健康而心靈安寧、有樂善好施的美德、善終5個範疇。後來,有人把「五福」簡化為「福祿壽財喜」。無論「五福」具體定義如何,都離不開長命富貴、事業有成、家庭和睦、身心健康、生活愉快、與人分享、老有所依、晚年有尊嚴安樂,五福臨門是美好願景。
至於具體細節,不同的時、地、人,有不同境界,雖然財富是維持「五福」的重心,但修為不同、價值觀不同,金錢的位置可以截然不同。所以,有「知足者貧亦樂,不知足者富亦憂」的講法。這並非甚麼高調或低調,有人追求物質生活的豐盛,有人追求精神生活的滿足,沒有好壞,也沒有對錯,只要不損人利己、傷天害理,但求心之所安就是了。「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他們所追求的都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