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峰期預防勝治療

據衞生署資料顯示,本港每年1至3月都是流行性感冒(流感)病發高峰期,加上前陣子寒潮襲港,一個不小心,便有機會患上。有家庭醫生提醒大家,流感和一般感冒、傷風不同,除了徵狀持續期較長,即使痊愈了,肌肉痛、疲倦感或會持續3、4個星期,須多點休息。換句話說,對抗難纏的流感,還是預防勝於治療。

病徵較普通感冒嚴重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由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引起。內科專科學院院士劉紹輝醫生表示,染上流感,多會出現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等徵狀,但這些上呼吸道的不適一般較輕微,反而全身性的病徵(如肌肉痛、疲倦、發燒等)會比普通感冒嚴重,有時甚至會發高燒。要是小朋友患上流感,常會出現腸胃不適徵狀,如肚痛、腹瀉、嘔吐等,家長需特別留意。另外,免疫力較弱的人士或長者一旦染上,後果可以很嚴重,有機會出現肺炎等併發症,在缺乏適當治療下,甚至有致命危險。

抗病毒靠自身抵抗力

那麼,一旦患上流感,應該怎樣醫治?很多人以為是靠吃藥來攻擊病毒,令身體得以康復,但要消滅病毒,主要是依靠自身的抵抗力。劉醫生說:「患者應該透過休息來加強抵抗力,從而消滅體內的病毒,當然補充足夠水分也很重要,因為發燒、咳嗽等情況會令身體流失水分。若病情較嚴重或有機會出現併發症的患者,醫生會處方特敏福,但提提大家,藥物的作用是抑制病毒的複製,從而緩和徵狀、加快痊愈的速度。」值得一提,如果真的感染了流感,患者宜佩戴口罩,不要到人多的地方,以防病毒傳播開去。

長者小童較容易染病

流感病毒主要透過患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產生的飛沫傳播,而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物也有機會受到感染。劉醫生指出,病毒無處不在,任何人都會患上流感,但長者、幼童(年齡介乎5個月大至5歲),或患有心臟病、哮喘或腎病的長期病患者,必須更加小心。要預防流感,最好從個人衞生做起,雙手接觸口鼻前,應確保清潔,以正確方法洗手,或使用酒精搓手液來消毒。均衡飲食和適量運動也很重要,對於部分市民喜歡進食維他命C補充劑來加強抵抗力,劉醫生提醒大家不要過量攝取,因為過大劑量的維他命C會傷肝。

接種疫苗有效而安全

想進一步減低患上流感的風險,劉醫生建議大家可接種疫苗,尤其是長期病患者、孕婦、醫護人員或肥胖病人(如BMI超過30的人士)。最佳接種時間是流感高峰期1至2個月前,因為疫苗需要2至4星期才能生效。「流感疫苗十分安全,除了接種處可能出現痛楚、紅腫外,一般並無其他副作用。部分人士可能在接種疫苗後6至12小時內出現發燒、肌肉痛、關節痛、疲倦等症狀,但這些症狀通常會在2天內減退。至於較嚴重的不良情況如吉-巴氏綜合症,也有機會出現,但每100萬個接種疫苗人士中,只有1至2宗個案,機會率極低。」

中醫的話

流行性感冒於中醫角度稱為「溫病」,致病原因是人體感受了風邪,而風邪從口鼻而入,繼而侵犯肺臟。註冊中醫師任立新博士說:「基本上,治療流感跟對付風熱感冒或風寒感冒沒有很大分別,只是用藥方面會側重於一些消炎殺菌能力較強的中藥,如板藍根、連翹殼、金銀花等。」

如果不慎感染「溫病」,患者宜在飲食上清淡一些,多吃蔬菜、水果,並且多喝水和留在家休息。「感冒期間,忌吃肥膩煎炸的食物,更忌食補品,如雞湯等,否則會將外邪內困,是閉門留寇之舉。」

撰文:朱靖樺

部分攝影:陳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