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大經典《內經》與《易經》,前者用來治病,後者用來預測,有很多共通之處,例如陰陽、五行、天干、地支……所以,自古以來就有「醫易同源」的講法。學中醫,要讀《易經》,否則臨床診斷辨症,對於陰陽失調、心火過盛、腎水不足、肺燥破金、肝木失榮、健脾培土等理論會較難記憶、理解及運用。至於處方用藥,唐朝韓愈在《進學解》就用「兼收並蓄」,以藥庫比喻知識寶庫,藥材不論名貴或便宜都要收納,也就是俗語所說「藥無分貴賤,識者是靈丹」。山上、田邊的野草、石頭,往往可治愈頑疾,但是再名貴的人參、鹿茸、蟲草、燕窩,用在有積熱積滯的病人身上,很可能虛不受補、欲益反損,所以「甲之良藥,乙之砒霜」是醫家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