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香港醫學雜誌》刊登了家計會的一項研究,結果發現1,500多名接受了骨質密度檢查的婦女,逾半出現骨質稀薄情況,另約26%患有骨質疏鬆症,數據揭示,停經後婦女罹患骨質疏鬆症情形非常普遍。
假如你是女生,體重過輕又骨架細小,兼有吸煙、酗酒或經常喝咖啡、濃茶的習慣,那便要加以提防,因為你已成為骨質疏鬆症的高危族!別小看此症,因它的來襲沒有任何先兆,卻可令人輕易骨折,後果可大可小……
不少人誤以為骨質疏鬆症是長者才有,但據香港浸信會醫院骨科顧問醫生陳永亮指出,骨質疏鬆是一種自然現象。「人類的骨骼會於年輕時不斷成長,直到35歲的巔峰期為止,之後骨骼的新陳代謝功能會逐漸減慢,組織內的鈣質開始流失,使骨質變得脆弱和疏鬆,當骨質密度下降至一定程度,即較同性別健康人士的最高骨質密度低於2.5個標準差(T分數-2.5),便可被定義為患有骨質疏鬆症,代表病人的骨骼變得脆弱,有機會因輕微撞擊而骨折。」除長者外,女性患骨質疏鬆的機會又比男性高,陳醫生說:「由於男性的骨骼較大,骨質流失開始得比較遲,加上沒有明顯的賀爾蒙變化期,因此中年男士患上骨質疏鬆症的機會較低。相反,更年期後的婦女,因卵巢功能退化,雌激素驟減,令造骨和破骨細胞進一步失衡,骨質便會大量流失。」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無聲無息的疾病,大部分患者是因輕微碰撞引致骨折,才得悉自己中招。陳醫生建議,高危一族(包括40歲前停經或曾接受卵巢切除手術的女性、長期服食類固醇或一些影響骨骼新陳代謝的藥物、家族中有成員患有骨質疏鬆症等等)可透過骨質密度檢查,監控骨質密度轉變,從而減少發生骨折的機會。「雖然骨質會自然流失,但骨質疏鬆患者可透過治療提升骨質密度,減低骨折風險。治療藥物分為3類,第1類為對抗骨質細胞流失的藥物,第2類為促進造骨細胞功能的藥物,第3類屬於混合式藥物,3類藥物各有利弊,患者用藥前一定要徵詢醫生意見。接受藥物治療的同時,患者需要服用鈣片及維他命D,以確保身體吸收足夠鈣質,提升治療效果,但要注意,已患有骨質疏鬆者,需服用藥物以調節骨骼細胞新陳代謝,並不能單靠服用鈣片。」
預防勝於治療,不想被骨質疏鬆問題困擾,可以由改善日常生活習慣做起,首要戒掉吸煙、酗酒等不良嗜好,皆因煙酒過多可增加一個人患上骨質疏鬆症的機會。
飲食方面,當然是多吃含豐富鈣質的食物,包括奶類製品(如芝士、乳酪)、豆類製品(如豆腐、豆漿)、深綠色蔬菜(如白菜、芥蘭、莧菜、西蘭花、菠菜)、果仁(如杏仁、花生、腰果、芝麻)、連骨一起吃的魚(如沙甸魚、白飯魚),並少喝含咖啡因的飲品(如咖啡、濃茶),避免阻礙鈣質吸收。與此同時,由於維他命D不足會影響鈣質吸收,所以平時可食用含豐富維他命D的食物,包括動物肝臟及含油脂的魚類(如三文魚、 吞拿魚)。除飲食外,每天曬太陽10至15分鐘,亦可給身體補充維他命D。值得一提,有規律又持續地進行負重運動(即是要骨骼承受重量的運動),同樣可預防骨質疏鬆,而負重運動包括急步行、打羽毛球、耍太極、跳舞等,大家是時候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