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提高生活質素是創新科技的目標之一,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亦以此為目標,培養年輕人的科學想像力、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今年的比賽已圓滿落幕,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的中五學生王崧百,以作品「腦足跡」獲得最高殊榮——中國科協主席獎。其設計透過監測為患腦退化症長者或有需要人士的腦電波及身處位置,了解其身體狀況,當發生突發情況,家人會收到求助訊號,及時提供協助。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至今已步入第30屆,比賽吸引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等,34支隊伍共400多名參賽者一展所長;另外,還有來自12個國家的58名國際代表參加,是學界及科技界一大盛事!
本港代表之一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的中五學生王崧百,以腦電波中央監測追蹤與健康分析系統「腦足跡」奪得比賽大獎。其作品結合了科研及電腦科學,是為患有腦退化症的長者及有需要的人士而設的行動裝置。他表示:「我設計了腦電波檢測器和手機應用程式,將晶片安裝在帽子或耳夾上,可實時監控用家的腦電波,分析用家的精神狀況及健康狀態。用家的腦電波數據會由檢測器透過藍芽傳至手機,所有分析數據和GPS位置,將被上傳至雲端系統作中央儲存。伺服器應用程式可讓中央管理人員監測用家,當有異常情況,它會自動發送求助訊息到親友的智能手機上。」
原來,王崧百因為不時在新聞中見到患腦退化症的老人走失的消息,而萌生研發「腦足跡」的靈感。他希望製造一個有效的健康監測及定位系統,供患腦退化症的長者或有需要人士,可在自由活動的情況下,受到實時監測,當他們情緒或健康出現問題,親友的手機能接收相關求助訊息,就能為長者提供相應的協助。
但他坦言,裝置的科研部分十分困難。他事前做了大量資料搜集,了解關於腦電波的科學理論及特性,特別是腦電波和人體健康狀況的關係。隨後在逾50位不同年齡層的家人及朋友中進行實驗,收集了他們睡眠、運動、觀看喜劇等不同處境的腦電波數據。
他把受測者的健康狀態分為正常、暈倒、昏迷、興奮、亢奮、生命迹象微弱甚至死亡;而系統的互動網站可清楚顯示出用家的活動路線,管理員可對其所處位置及健康狀況一目了然。
今次在比賽中獲獎,王崧百感到很高興,但亦直言作品仍有改善空間:「帽子設計不太方便,現正研究以透明膠布、耳貼等物料改善硬件上的問題,亦正嘗試把晶片放置在眼鏡上,提升裝置的便利性。另外,還會設立獨立數據庫,加強數據保安等。」
比賽過後,他將與其他得獎者一起參加明年5月舉行的「美國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的香港選拔賽,因此正密鑼緊鼓為裝置進行改良。而第30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主辦機構之一,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科學創意中心總監黃金耀博士表示:「王同學正在進行腦電波的研究,我們期望聯絡醫生或相關專業人士協助判斷數據的準確性。事前亦會有教授、工程師和導師為他作指導,進一步提升作品的設計。」
撰文:列淑華
部分攝影:張群生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