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擇吉方法很多,一直都沒有官方版本,而歷朝的司天監、欽天監、史官、占星家,都按照個人經驗作出增刪調整;傳到民間,更加百花齊放。有的人為免「教曉徒弟,餓死師傅」,在傳承時都有所保留,亦有江湖術士嘩眾取寵,令擇吉方法龍蛇混雜。
雖然有姜子牙、鬼谷子、張良、司馬遷、諸葛亮、李淳風、袁天罡、陳希夷、劉伯溫等高人,但都自成一家。至於歸隱的高人,其智慧更成為不傳之秘。這現象到了「康乾盛世」,康熙與乾隆作出撥亂反正。
但康熙督導編製《康熙字典》,乾隆督導編纂《四庫全書》,對漢文有很大貢獻。凡事親力親為的康熙,發覺欽天監擇日的方法不統一,於是下令大學士李光地帶領一批專業人士編寫《星曆考源》,舊有通書作考究,但仍有很多懸案未解決。直到乾隆登基後第4年,命莊親王率領30多位學者、天文家、星相家、欽天監,歷時3年,仔細查核考證,淘汰了訛傳、無稽、自相矛盾的材料,編纂了《協紀辨方書》。
此書共36卷,後來收錄在《四庫全書》中,主要內容是擇吉、用事吉凶宜忌,乾隆親自寫序,從此成為官方擇吉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