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影片類型來說,青春片向來不是大熱之選,直至《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爆出,悶局才被扭轉;去年上映的《匆匆那年》,大獲好評之餘,內地票房更接近6億「人仔」,算是延續了這股熱潮。該電影改編自內地作家九夜茴的同名小說,這位80後文青認為,青春是上帝的禮物,並以文字回應外界對年輕人的質疑:「80後也可以很可愛!」
青春,讓人有任性的本錢,但對於大眾給80後加上「驕生慣養」、「叛逆輕狂」等標籤,同為80後的九夜茴卻有點不服氣,決定用自己的文字,讓人從不同的角度認識這世代的年輕人。「以前的年代,不會有60後、70後等標籤,可是來到這一代,80後就被形容為任性、自私、驕縱,其實年輕人也有另一面!」
九夜茴續指,很多80後於成長過程中,不會有兄弟姊妹傾訴心事,很多事情也沒有商量對象,只好靠自己去摸索,反而要更堅強地面對各種處境,所以並非眾人眼中那麼脆弱。「2008年汶川大地震,那時的80後只是20多歲,還未是社會棟樑,可是大家都加入了志願組織,協助籌款、送物資等等,開始感覺到自己正從孩童轉變為社會一分子。那次重大事件,讓我看到80後對社會的承擔。」
撰寫青春文學,主題總離不開愛情,九夜茴的作品也涉及愛情,但着墨最多的卻是關於成長的部分,並與社會變遷有所呼應,像《匆匆那年》是講述一群80後於事業路與愛情路之間來來回回,為着前進而奮鬥、掙扎,並扣入建國五十年大慶、北京申奧成功等社會大事,具有時代感;《花開半夏》由兩個少年犯的愛情故事出發,探討社會的光明與黑暗;《曾少年》則聚焦於少年如何「進化」為成人,反映過程中的轉變。對九夜茴來說,每一次創作也是她和作品一起成長的經歷。「我14歲開始看愛情小說,對愛情的看法不斷在改變。以前會以為喜歡一個人就是一輩子,是唯一也是永遠,感覺如水晶座一樣通透,但後來才發覺愛情像玻璃那麼普通、不完美,可是它依然擁有獨特的光茫和力量。」
《花開半夏》、《初戀愛》、《匆匆那年》等作品先後被改編成影視作品,九夜茴更是《匆匆那年》電影版的編劇之一。「作家跟編劇是不一樣的經歷。寫作的感覺,就像當了上帝,由我一人主宰所有角色的命運,如果沒有靈感,就先放下不寫,感覺比較輕鬆,但是電影要面對龐大的觀眾群,所以會有一份使命感,也很感恩能參與其中。」九夜茴笑說,因編劇是集體創作,過程像要跟別人對決,因為各人都有自己的堅持,大家都想說服對方,當然,最後也要學習妥協。「其實討論的過程也不是沒有得着,至少令我明白到自己的作品原來有很多邏輯性的問題未處理,所以日後創作時,我會先把所有『問號』變成『句號』,令故事更紮實。」能如此謙卑檢視自己的作品,難怪九夜茴能於芸芸作家中突圍而出了!
原名王曉迪,1983年生於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畢業,為當代青春文學作家,2005年憑小說《花開半夏》(別名《弟弟再愛我一次》)成功崛起,隨後出版《風不飄搖,雲不飄搖》、《匆匆那年》等作品,後者被改編為電影,於內地錄得近6億人民幣的票房成績。
撰文︰蔡素文
部分攝影︰郭凱敏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