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帝王,不論崇尚儒教、佛教還是道教,都以「天人合一」為宗旨,所以稱為天子,即是上天之子。順治皇帝少年時,看見湯若望傳教士每日「天父」不離口,進餐前必要感謝「在天上的父」,於是他對湯若望更加尊敬,封誥「正一品光祿大夫」,可不必經太監通傳隨時見皇帝;更免去湯行跪叩之君臣之禮。湯若望實在比孔明與劉備、劉伯溫與朱元璋的關係更如魚得水。
順治賜號湯若望為「通玄教師」,並在宣武門撥地斥資,由湯若望設計南堂(現稱宣武門教堂)。順治20歲時,教堂落成,他御筆題匾「通玄佳境」,可見他對「玄」字的喜愛。而他最喜歡的第3子,在封誥湯若望為「通玄教師」的次年出生,取名玄燁(燁,粵語為業,光輝的意思)。他接受湯若望的建議,在遺詔中確立玄燁為太子。
紫禁城的北門原名玄武門,因為要避玄燁的名諱,所以改名為神武門。也不知是天意還是風水,玄燁一世英明,成了中國有史以來在位最長而又有作為的皇帝。其年號為康熙,康,有國泰民安的意思,熙,有光明、興起、和樂、吉祥的意思,他與乾隆共建「康乾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