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前往巴黎,是去年12月聖誕前。今次回到巴黎,感覺有點不一樣,因為1月初發生了《查理周刊》槍擊案。
「夏天剛剛來到,一切都回到正軌。」巴黎當地朋友說。「不過《查理周刊》槍擊事件後,巴黎真的變得水盡鵝飛,尤其是2至3月期間,四處都很死寂,遊客固然不敢前來,巴黎本土人亦心情壞透,寧願留在家中與親人共處,也沒有意欲出街消費,餐廳與咖啡室只坐滿一半。」
這一段了無生氣的日子,身在香港的我們或許不太留意,畢竟世事不斷推陳出新,注意力很快就被轉化,所以那時曾收到訊息問:「早前的巴黎之旅,何時寫成故事刊登出來?」我只能無奈地回覆:「現在真的不是提議大家去巴黎吃喝玩樂的時候。」是的,有些人從來沒有想像過,一向只有人滿之患的巴黎,也會有叫人卻步的時刻。
餐廳與咖啡室生意大跌,固然反映社會經濟受挫,但正因為法國人一向很富人情味,才會出現這種現象。若果在如此嚴重的恐怖襲擊發生後,還可立即當作若無其事,繼續行街買衫唱K吃飯,就未免真的非常奇怪,人人彷彿煉成一副鐵石心腸,不想面對真正的傷痛,只求用快速方法麻醉自己,不見得是好事。
我不是說金錢不重要,我只是不能接受經常抬出「這樣會影響社會經濟」、「那樣會影響消費意欲」等理由,而罔顧大眾市民的真正感受。
網址:www.chan-w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