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障 防患未然

近年香港人愈來愈注重身體健康,但疾病有時防不勝防,萬一不幸患上嚴重疾病,不但情緒大受打擊,還要為昂貴的醫療費用憂心,實在令人吃不消。如能未雨綢繆,趁早購買醫療保險,患病時就可得到所需的保障。巿面上的保險計劃林林總總,認識不同種類的醫療保障,有助選擇適合自己的計劃。

醫療保障 人人必須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疑問︰醫療保障是否必須?美國萬通亞洲首席市務總監蕭莉玲(Jeanne)認為人人都需要有醫療保障,分別在於保障是來自政府、自己還是保險公司。她表示:「對於基層或資金緊絀的人士,一般會選擇政府的醫療,但若是較有負擔能力的人,可能會選擇私家醫院,因為輪候時間較短,在用藥、醫療方法和醫生等各方面亦有較多選擇。但私家醫院的醫療費用畢竟昂貴,若有購買保險,這筆費用便由保險公司承擔。」Jeanne打了個比喻來說明,假設有人乘船出海,當然不想有意外,但船上都必須有救生設備。她認為公營的醫療就像水泡,有基本保障;私家醫療就像救生衣,有更貼身的保護;而保險公司就像救生艇,是更安全可靠的保障。

兩大類別 不同功能

現時巿面上的醫療保險分為兩大類,一類稱為「彌償保單」,根據病人的醫療費用作實報實銷,並有不同的項目選擇,例如門診、住院、牙科治療等;另一類是「利益保單」,供顧客購買指定的保障額,當受保人患有疾病時可獲得一筆過的賠償,包括住院現金保障及嚴重疾病保障。Jeanne認為,彌償保單的好處是較為簡單,花了多少的醫療費用便賠償多少。不過有時患病的損失不只是醫療費用,例如病人因住院而沒法上班,實報實銷始終有限額,定額的住院現金保障則是根據病人的住院日期逐日賠償,補償療養及生活費的損失;又如癌症的治療費用除了住院和手術,還有化療、電療等,費用昂貴,實報實銷的住院保單一般未有涵蓋這些範疇,嚴重疾病保障則可包括這些費用。至於應何時購買醫療保險,Jeanne認為如果客人負擔得到,便愈早愈好,一來年紀愈小,保費愈便宜,二來年紀愈大,患病的風險較高,而大部分的保險都不承保病人已存在的傷病,所以受保的疾病有較大的限制。

因應能力 選擇計劃

巿面上的保險公司和計劃林林總總,很多人都不大懂得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計劃。Jeanne認為最重要都是視乎個人經濟能力,她建議可先考慮嚴重疾病保障,因為萬一不幸患上危疾,所需的費用較為龐大,實報實銷的住院保單未必可賠足,而一筆過的大額賠償不但可彌補不足,亦方便病人靈活運用。假使病人有其他生活負擔,可選擇到政府的醫院醫療,其餘用作生活費,彈性較大。如果有能力又想大小病都有保障,便可購買實報實銷的彌償保單。若想再有多一重保險,可考慮住院現金保障,即使不是危疾而需要住院也可獲得賠償。

Jeanne表示,不少客人雖揀選了保險計劃,但填表格時往往忽略病歷一欄,以為一些較輕微的病患毋須填寫。她強調即使是小毛病都應清楚交代,因為如果保單不包括那些病,最多是增加保費,但若保險公司發現投保人蓄意隱瞞,隨時會不承保整份保單。因此顧客投保時必須以最高的誠信來填寫資料,以免保單作廢。簽了合約後,投保人也應完整閱讀整份保單,並留意當中的重點,如保障的開始日期、賠償金額、不承保的項目等,萬一不幸患病,心裏都可對保障範圍有所預算。

美國萬通亞洲首席市務總監 蕭莉玲

撰文︰蔡素文

部分攝影︰張錦昌

鳴謝︰美國萬通亞洲首席市務總監 蕭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