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社會問題Just Do It

現今大學生講求全人發展,既要專注學業,又要兼顧課外活動、參加比賽,甚至創業,務求吸取更多實戰經驗,提升職場競爭力。在香港土生土長的Christopher Schrader卻反其道而行,毅然停下哈佛大學的學位課程,投身慈善事業,舉辦籌款活動「24 Hour Race」,更引入「群眾籌資」Crowdfunding籌款概念,以善款協助人口販賣的受害者。問到如何看待箇中得失,他坦言:「做慈善毋須找藉口!」

關注人口販賣

早在2010年,唸中學的Christopher Schrader已與同學創辦慈善組織「24 Hours Race」,舉辦24小時接力跑,支持阻止尼泊爾人口販賣活動。2012年他考入哈佛大學,但1年半後卻毅然停學回港籌款。

Christopher憶述:「當年只有我與同學姚思陶、朋友David Tche和數名義工準備活動,人手不足加上首次舉辦,很難尋找參加者。在學校推廣亦受到老師質疑,後來我們改變策略,直接向學生解釋比賽的意義,最終成功在山頂舉辦首屆賽事。」

當年的賽事只有約200人參與,但隨後每年參與人數有增無減,去年更有逾1,200人報名!除了香港,Christopher的團隊亦在新加坡、吉隆坡等地舉辦同類比賽。今年,他與姚思陶、David Tche把24小時接力跑註冊為香港政府認可的慈善機構,希望舉辦更大規模的籌款活動。姚思陶表示:「今年11月,我們將會在香港、新加坡、吉隆坡、悉尼、墨爾本、上海、北京和台北等8個城市同日舉辦24小時接力跑,希望籌得更多善款之餘,同時能夠引起更多關注。」

外遊經歷受啟發

對於自己擱置頂級名校的學位,Christopher直言沒有後悔,更得到父母的支持,會全力投入慈善工作。而他的中學同學姚思陶和朋友David Tche,則分別畢業於香港大學和科技大學。其實3人前途大好,加入大型商業機構不成問題,但卻不約而同選擇投身慈善事業,原來不是為名為利,更沒有遠大理想!

David直言:「很多年輕人畢業後選擇創業,把學到的商業知識和技術學以致用,其實我們搞慈善亦是一樣,想趁年輕、沒有太多責任時,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們與其他人的分別是為幫助人口販賣的受害者。」不說不知,David曾在一間幫助脫北者(逃離北韓的北韓人)的義工機構參與教學工作,了解到人口販賣和現代奴隸等問題,因此希望能為這些受害者出一分力。姚思陶則在大學時期曾到埃及冒險,認識了很多有能力離開埃及,但卻為了為下一代創造更好的未來而自願留守的年輕人。二人均在旅程中受到啟發,希望為有需要的人付出更多,在畢業後選擇投身慈善事業。

引入群眾籌資

雖然24小時接力跑能引起部分學生關注,但大部分香港年輕人仍不會主動了解人口販賣問題,較少主動參與公益活動。Christopher希望改變這種現狀:「去年『冰桶挑戰』成功在社交網站掀起熱潮,年輕人不僅捐款,更主動了解『漸凍人』,可見要讓更多年輕人參與公益,必須創造『具話題性』的體驗。」

David補充:「當年海地地震,很多同學在社交網絡分享捐款熱線和文章,捐款反應卻不太熱烈,後來有咖啡店發起2小時義賣咖啡,所有分店旋即出現人龍,我們認為這個方法十分值得參考。」於是,團隊決定採取近年外國極受歡迎的群眾籌資(Crowdfunding)平台,結合互聯網和慈善,形式類似Kickstarter,以捐款獲取各式回饋(Perks)公眾,如贈送限量版慈善T恤、手提電腦貼紙等,讓參與公益不再只是捐款者的單方面付出,而是慈善機構和捐款者的互動交流。Christopher坦言,將於11月舉行的接力跑,是香港首個同類型的慈善活動,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公益。

撰文:吳俊賢

部分攝影:郭凱敏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