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於沙田大會堂上演的《協青狂舞派對2015》,一班曾被標籤為「邊緣青年」的街頭舞者,合力以戲劇形式,將70至90年代的街舞發展搬上舞台,看得人津津樂道……
有份統籌兼落場演出的本地舞者阿齊,曾被標籤為不良少年,中三輟學,一度誤入歧途,惟街舞的魅力,不但把他拉回正軌、讓他闖出名堂,還令他生出一份使命感—對本地街舞發展變得更關心,除協辦大型表演外,還着手聯繫國際跳舞組織,令街舞步向專業化,終極夢想就是要改變現實,擺脫「難登大雅之堂」、「跳街舞等於冇出色」等負面評價。
阿齊今年才28歲,但在協青社嘻哈學校擔任導師已有10個年頭,學生數以千計!原來阿齊自小已習舞,愛上街舞全因一個「型」字。「第一次接觸街舞是初中年代,那次約了朋友到尖沙咀慶祝聖誕節,期間見到一班人在街頭跳舞,動作很型,圍觀者又多,自此便迷上了。當年坊間沒有甚麼班可以學街舞,我只能走到街上觀察別人如何跳。有一次,我鼓起勇氣向表演者求教,對方也不知道如何入手,惟有從模仿動作開始,自己再慢慢鑽研。」
阿齊於中三輟學,曾做過清潔、跟車、裝修等工作,更一度迷失,淪為黑社會;幸好,他之後接觸到協青社嘻哈學校,把全副精神放在跳舞上,幾經辛苦,終成為舞蹈導師,重過新生活。
在協青社的幫助下,阿齊更得以前赴街舞文化發源地—美國深造舞藝,令其跳舞事業跨前一大步。「還記得第一次去美國,甚麼都不懂,英文更是『有限公司』,幸得當地一位朋友帶路,到不同表演場地見識,才慢慢適應下來。在美國,街舞的認受性很高,不會去到哪裏都給人趕走。初時見到有舞者在街頭表演,很想落場跳埋一份,但始終不敢踏出第一步,後來多看幾次表演,才逐漸跟那些舞者混熟。我覺得,多跟外國舞者交流,了解對方的文化,跟對方一起練習,可令自己進步,而最開心的,就是有機會在美國著名國際跳舞組織The Bronx Boy Rocking School(TBB)修習街舞;與此同時,更有人招攬我組隊參加公開比賽呢!」
阿齊到美國習舞,一去就是3個月,雖然英文能力麻麻,但他很主動結識當地舞者,更有幸見到跳舞組織TBB的創辦人—一位曾入獄廿多年的黑幫大哥。「TBB於1975年成立,早期是一個活躍於美國的黑社會幫派,因當年居於貧民窟的黑人和少數族裔,受盡歧視,為了生活被迫從事非法勾當……後來有部分人開始在街頭表演跳舞,以賺取生活費,TBB的性質才慢慢轉變。目前,TBB已成為國際知名的跳舞組織,在全球有超過50個分會!雖然有很多TBB的成員仍然過着貧窮的生活,甚至要露宿街頭,但他們沒有氣餒,對於能夠靠跳舞獲得溫飽,又有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扶持,感到十分滿足。相比起物質充裕的香港青年,一旦遇到挫折便怨天尤人,他們的樂觀與知足,令我深受感動。」
阿齊是本港首名TBB成員,早前親身向美國總部提出申請,計劃在香港成立分會,就是希望引進TBB的跳舞認證制度,提升本地舞者的認受性。「申請過程須通過繁複的評核和審批步驟,現已去到最後階段,尚餘資金問題要處理,希望能盡快完成。別輕視一張證書,對於未獲大眾重視的舞者來說,意義重大,除可證明自己的跳舞水平外,亦有助尋找工作和表演機會。」阿齊又鼓勵一眾舞者爭取機會去外地見識,跟不同地方的舞者交流,吸取對方的長處,尋求突破,才能令街舞文化在香港發光發熱。從迷途羔羊跳進國際舞台,阿齊所依靠的,是一顆勇往直前的赤子心,但願阿齊的一小步,能成就本地街舞文化向前邁進的一大步。
協青社跳舞導師,國際跳舞組織「The Bronx Boy Rocking School」成員,在美國深造舞藝,並曾於Heartz and Mind(Chicago)、Floor Display(New Jersey)、World B-boy Battle #1(New York)等大型舞蹈比賽中贏得獎項。
阿齊的學生,本來是典型「宅男」,終日沉迷電玩,因接觸街舞,重拾自信,曾到日本進行為期一個半月的習舞之旅,個人目標是要發展出一套富香港特色的街舞。
患讀寫障礙,英文能力有限,為了跟阿齊到美國習舞,花足3個月去預備個人簡歷及入學作文;留美期間,難忘當地的Cypher和Call out文化。早前為籌集旅費往德國參賽,跑到旺角街頭表演,終在大半年後籌得約11萬元!
撰文:李潤康
部分攝影:林資凱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