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appella(意大利文),即無伴奏合唱,意思是單靠人聲哼出旋律與節奏,這表演形式的起源可追溯至中世紀的宗教音樂,公認的先驅包括1909年冒起的耶魯大學四人男聲小組Whiffenpoofs以及在美國黑人社區興起的「理髮店四重唱」。經歷超過一個世紀的洗禮,a cappella的玩法層出不窮,衍生的組合如雨後春筍,以香港為例,既有將a cappella帶入流行樂壇的以香港為例,既有將a cappella帶入流行樂壇的至於由4個「麻甩佬」組成的專業劇團「一舖清唱」,不但賣力唱出香港味道,更嘗試配合肢體動作、與歌劇聯乘、擷取粵劇元素,致力追尋新玩法……
筆者初次會晤「一舖清唱」的成員—陳智謙(Raoul)、劉兆康(Sam)、曾浩鋒(Ronald)和黃峻傑(Keith),還以為4人是舞蹈表演者,流利的肢體語言於拍攝中表露無遺,只需一張枱、一支咪,已能充分表現出舞台張力,一舉手一投足,還顯示出純熟的默契!與眾不同的化學作用,源於4子背後有3位總監坐鎮—編舞家伍宇烈(Yuri)、作曲家伍卓賢和合唱藝術家趙伯承。「我們是無伴奏合唱劇團,除研究不同的發聲方法,更會設計肢體動作去表達更多音樂的情緒氣氛。同時,很多劇場元素包括燈光、服裝、化妝、道具等,都會被加入研究題目,以加強演出效果。」原來4子之所以能聚首一堂,全因Yuri的一個念頭促成:「很久以前,我已想做一個全人聲音樂舞劇,於是拉攏伍卓賢和趙伯承合力創作《石堅》,並找來一班年輕人邊演邊唱。那次演出的反應非常好,更奪得CASH金帆音樂獎『最佳正統音樂作品』,令我更想從a cappella這個形式尋求可能性。後來獲『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一舖清唱』便正式成立。」
4位成員於入團前都有自己的事業,卻因為a cappella而改變自己的人生路。捨棄測量師專業的Sam坦言,a cappella和表演藝術才是他的最愛:「以前上班沒太多空閒時間,但我仍堅持每日抽時間練習。加入劇團,有得唱又能夠以興趣維生,令我可全心全意在這行發展。」曾是行政人員的Keith,也有相同見解:「我喜歡唱歌表演多過坐Office,當日轉行,人工少了一半,內心曾掙扎過,但我覺得有些事要趁年輕去做,及早擴闊眼界和人脈,再用努力去證明自己的選擇是可行的!」
勇敢地追尋夢想,很多人也心生共鳴,但為甚麼選中a cappella?歌劇出身的Raoul,有這樣的回應:「當時,我做歌劇做到有點悶,後來接觸了a cappella,沒想到單靠人聲,竟可做到樂器演奏的效果,令我很有興趣繼續發掘這個藝術。」的確,a cappella可愛之處在於能演活不同聲音,由入門的Beat-Box、結他,以至引擎、二胡、琵琶等聲音,可塑性甚高。
談到扮聲心得,Keith表示,要模仿一種聲音,是要摸索頭聲(Head Voice)、胸聲(Chest Voice)、鼻音等,看看身體不同部位的發聲效果,反覆地試驗和發掘……但人聲是有限制,未必做到「笙」這類泛音較多的樂器音效。問到人聲樂團是否以唱得出最多聲音種類為之最勁?Sam認為,技巧以外的追求更加可貴:「a cappella只是一種表演形式,可以聯乘舞蹈、戲劇等,當我欣賞其他表演時,我會想,同一件事放在a cappella又會怎樣做呢?」Yuri補充:「a cappella不是扮聲比賽,而是借人的聲質去表達人的真實感覺!所有東西都是一種選擇,思考扮甚麼聲音,怎樣扮可以豐富層次感,令歌曲更加有趣!你要畀自己一個答案,告訴自己點解要這樣做!」
追隨跳舞藝術多年的Yuri又認為,藝術家需要花時間面對題材選擇、處理如何跟人溝通等問題,又或者要思考這個題材用甚麼形式表達最好,因此並不單純唱好這首歌便可以,而是「在認知當中做到最好」。為此,Yuri一直擔起「爸爸」的角色,從旁引導和啟發4位成員,希望他們能成為藝術家。今年,4子均各有自己創作的a cappella劇目—Keith的《雌狂辦公室》,演活香港辦公室的生態;Raoul將意大利歌劇《杜蘭朵》重新編寫結局,並以無伴奏合唱及普通話演繹;Ronald的《氣由吸呼來》,呈現無伴奏音樂及形體動作的結合;Sam則透過劇目《天囍地》,探討婚姻生活的陰暗面。至於日後會否唱而優則作?值得期待!
「一舖清唱」將於1月23日至2月6日假ArtisTree演出《a cappella-la-la》,觀眾可免費欣賞,詳情可瀏覽網址:http://yatposingers.org。
由4位駐團藝術家(陳智謙、劉兆康、曾浩鋒、黃峻傑)及3位藝術總監(趙伯承、伍卓賢、伍宇烈)組成,乃本港首個專業無伴奏合唱劇團(a cappella),專注發展原創音樂劇目,首個劇作《石堅》備受讚賞,榮獲2009 CASH金帆音樂獎「最佳正統音樂作品」。曾多次在不同節目中演出,包括《西九大戲棚》、CCTV《我要上春晚》、《新視野藝術節》等。
撰文:江蔚賢
部分攝影:莫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