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要畫遍所有動物的本地藝術家張惠文(Eunice),多年來一直醉心工筆畫創作,筆下的小動物包括愛吃消夜的赤猴、坐在Cupcake歎Tea的大熊貓、懂得玩雜耍的企鵝、一口叼着兩根香煙的麻雀……
在Eunice眼中,鳥兒於人類心目中有着不同的象徵意義,某些特質更跟人類相似,可是牠們愈接近人類,下場愈悲慘,要不被困籠子失去自由,便是被拔掉羽毛為他人作陪襯品。是次個展以《捕鳥人》來命題,她以美麗的畫面暴露人類無窮的欲望,希望大家能作出反思。
Eunice自小已與動物結下不解緣,愛把動物人性化,希望透過作品展示動物在不同文化、社會和地域的生存狀態。
今次個展以雀鳥為主題,靈感源於兩年前的一個經歷。「那次到馬來西亞動物園遊覽,巧遇一隻維多利亞冠鳩,看到其扇形頭冠,我還以為是孔雀,殊不知原來是一種不會飛的鴿子!」
那次烏龍事件讓她意識到自己對鳥類的認知有限,於是決心開拓新的創作系列:「以往畫哺乳類動物為主,自從開始接觸鳥類,我才發覺牠們的世界更有趣,品種繁多之餘,外形與特性也不盡相同,像蜂鳥和太平鳥會特別鍾情紅色,波蘭雞會因為自己的羽毛遮蔽視線而變得膽怯,這些發現令我更想深入探討。此外,雀鳥有着與人類相似的特點—外表漂亮的鳥類,很少肩負築巢、餵哺等照顧家庭的責任;相反,賣相醜陋的,通常是雛鳥的好父母。這一點又讓我找到借鳥兒探討人際關係的切入點……」
回望人類的歷史,會飛的雀鳥總是被寄予不同的象徵意義,以中國傳統為例,禽鳥常帶有吉祥寓意,像石上公雞代表財富、仙鶴代表長壽、喜鵲隱喻愛情圓滿。與此同時,雀鳥擁有一身顏色豐富的羽翼、一把清脆嘹亮的嗓子,往往引來「捕鳥人」的覬覦。
Eunice說:「中國人一向有養雀文化,愛把牠們關在籠子觀賞。但大家有否想過,雀鳥都是生命個體,應該被尊重,豈能因一己私欲,剝奪牠們自由飛翔的權利?同樣地,西方人以往也有過大量捕獵雀鳥的行徑,像畫作《鏡中的白孔雀》描繪一名手執羽扇的仕女,以七彩羽毛裝飾帽子,以凸顯個人品味及地位,這種行徑不就是把自己的『美』建築於鳥兒的痛苦身上?很多人都不懂得欣賞,甚至不知道自己所擁有的美好,反而要向外界巧取豪奪,例如趁雀鳥交配時(即鳥兒最漂亮的一刻)作出捕獵,這樣做,豈不是等同扼殺牠們繁殖後代的機會?」
展覽帶來7幅新作,呈現數十種鳥兒的形態,像《晨光下的白色大門》有16種,最大尺幅的《應許的森林》則有42種。所有作品均以工筆畫呈現,筆觸細膩,色彩溫婉。Eunice笑言,創作工筆畫的人,比畫水墨、油畫的人少得多,為免這門藝術失傳,自己希望出一分力。
「工筆畫帶有一種溫婉而不刺眼的細膩,希望借這種技法探討城市議題,同時延續傳統國畫精神。」值得一提,畫展請來3位詩人—盧美樺、William Hendricks和Sebastian Bitticks聯手合作,為畫作撰寫詩歌,讓觀眾在孔雀、鸚鵡、冠鳩的羽翼之間,找出不同角度的思考。
1986年生於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碩士畢業生,主修中國工筆畫創作,屬於本地新生代水墨的代表人物之一,夢想一天把所有動物畫過,並通過畫筆展現動物的美。
曾舉辦《京城棉花糖》、《月光霧虹》、《蜂蜜芥末:當兩極相遇》等個展,作品又曾入選「香港當代藝術雙年獎2009」。
個人網址:www.euniceman.com
張惠文《捕鳥人》
展期:即日至2015年1月10日
地點:Grotto Fine Art(中環雲咸街31號C~D 2樓)
查詢電話:2121 2270
撰文:江蔚賢
部分攝影:梁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