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後,濕度降低,若不及時作出補濕措施,皮膚很易乾燥,出現脫皮、龜裂、紅腫等爆坼現象。據註冊營養師指出,除塗搽潤膚霜外,調整日常飲食習慣,同樣可為肌膚築起保濕防線,令人由內靚到外!
不想肌膚變得乾燥,首要為身體補充足夠水分!據註冊營養師尹耀林(Edwin)指出,每人每日的飲水量主要因應個人體重而定,即以體重(公斤)乘30至35毫升水分。舉例體重約50公斤的人,每日需要水分約1,750毫升,水分來源不一定是清水,也可以是牛奶、果汁等,但不宜飲用太多咖啡、濃茶、可樂等,因這類含咖啡因的飲料,有利尿作用;此外,煲湯配料薏米亦屬排水之物,秋冬時節,宜減少食用。「因工作關係,不少上班族忙得斟水時間也犧牲,以致有時滴水不沾數小時,一旦有空則連飲數杯水,自以為效果相同,其實一次過飲用過多水,身體是吸收不來的,最佳做法是每隔20分鐘飲用少許。」
Edwin又表示,肌膚細胞健康,才有力鎖水,因此讓身體攝取均衡營養,十分重要。「靠單一營養,並不能改善皮膚乾旱的情況,必須注意均衡。先說維他命,宜多吸收A、C及E —— 維他命A負責製造皮膚細胞及維持皮下脂肪分泌,可從番茄、南瓜、木瓜等食物吸收;維他命C可幫助身體製造骨膠原,有助鐵質的吸收,奇異果、橙、士多啤梨均含豐富維他命C;果仁、植物油等食材則含維他命E,有抗氧化功能。礦物質方面,食用含豐富鐵質的食物,如紅肉、菠菜、芝麻等,有助製造紅血球;蝦、蟹、花生、腰果等食物則含大量鋅,有助皮膚加快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至於Omega-3脂肪酸,具備鎖水功效,可從三文魚、沙甸魚等深海魚中吸收。」
順帶一提,許多人以為單靠進食燕窩、花膠等,可令肌膚擁有骨膠原蛋白,Edwin稱,這是謬誤,因骨膠原蛋白是靠身體自行製造,前提是體內要有足夠蛋白質以及新陳代謝能力高,所以平日只要多吃含鋅及蛋白質的食物(如蛋白、牛奶等)便可。此外,坊間有不少偏方聲稱以食材外用,可發揮護膚功效,如以蘆薈、蛋白等敷面能補濕滋潤,Edwin認為,外敷成效只可到達表層,透過食用吸收,效果更為直接。「皮膚有防禦外來物質入侵的功能,故此食材成分很難從微小的毛孔進入皮膚深層。還有一點要注意,有些人較少進食水果,於是食用維他丸代替,以維他命C丸為例,市面常見的維他命C丸分量多是500至1,000毫克,遠較成人一日所需(100至150毫克)為多,若長期攝取過量維他命,出現腎石、便秘等毛病的風險也會增加!」
據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指出,乾性、敏感性或老化肌膚特別容易於秋冬兩季變得乾燥,塗搽護膚霜是有效預防方法,最好是在洗澡後5分鐘內塗上,以鎖住水分,每次只須抹上薄薄一層,不宜塗得太厚,以免阻塞毛孔。選擇護膚品時,宜以性質溫和、無添加香料、鹼性較低為首選,最重要是用後覺得舒服,沒有繃緊感覺。陳醫生續指,部分男士認為塗潤膚霜是女人專利,以致忽略皮膚護理的重要性,「其實皮膚作為身體最大器官,無論男女、老幼都應做足補濕工夫。此外,許多人喜歡敷面膜來為肌膚補水,但切記敷面時間不是愈長愈好,必須按說明書指示,因時間太長,有機會令肌膚長期接觸敏感原,增加肌膚出現敏感的風險。」
撰文:司徒德琳
部分攝影:蔡浩文
鳴謝:註冊營養師尹耀林、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