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藝人拍片吸商機

以前,香港人的公餘娛樂是「電視送飯」、行街、睇戲、唱K……但現時網上娛樂平台多不勝數,有心人亦藉此上載自家創作的短片打響名堂。網絡藝人應運而生。他們會定期推出短片、網劇等,或搞笑、或提供資訊、或諷刺時弊,吸引大批Fans追隨;成名後吸引商家合作拍廣告,增加收入,互惠互利。

Ming仔就是本地第一代網絡藝人,憑短片《每天自戀多一些》在網界走紅,隨後更推出不少突破性短片。他與創作團隊十分享受拍片、表演帶來的挑戰。

滿足興趣 投身拍攝

數年前,Ming仔仍在加拿大生活時,已經常把自己在當地電視台工作的片段上載到短片網站,讓香港的家人欣賞他的演出。離開電視台後,他製作了短片《每天自戀多一些》,以獨特的觀點和說話方式表達他對社會現象的看法,旋即成為網界話題之作。

Ming仔說:「當時拍片只為興趣,由構思、拍攝到後期製作一手包辦。2010年回港後,在舊上司兼師傅鄭敬基的鼓勵下,花了一大筆錢買了一台配備較強剪輯功能的手提電腦,決心全職發展網絡短片事業。」他的付出沒有白費,其創作一炮而紅,訂閱人數激增,隨即有不同的廣告客戶接洽合作,逐漸有了收入來源。找到第一桶金,Ming仔開始添置較好的拍攝器材,亦計劃挑戰更多不同種類的短片。他本身愛演戲,傾向創作劇情片,亦曾與不少人合作拍片,但製作上一直沒有固定班底,直至半年前認識了現時的拍檔阿恆和Dorothy。

團隊合作 互補不足

阿恆是獨立音樂製作人,Dorothy則是拍攝影片的自由工作者,兩人同在演藝學院畢業,對拍攝的方式和要求很有默契。Ming仔與他們一拍即合,在製作過程中交換意見,擦出不少創作火花。「我和Ming仔除了負責幕前演出,更會在拍攝前『交換概念』,討論拍攝方向和內容,再設計劇本、計劃拍攝場地和時間。Dorothy則負責拍攝和後期製作。」阿恆表示,3人分工合作,團隊的溝通和默契很重要,夥伴之間不僅能互相提點,亦有互相推動的作用。

為拍片,3人經常通宵工作,在製作短片時遇到不少困難,如天氣不似預期、道具不合要求等……但Ming仔覺得找場地才是最大難題!他直言:「找符合劇情的場地有難度,加上香港有很多地方都禁止拍攝,拍攝工作時有阻滯。但當工作上軌道,人脈網絡逐漸擴大,借用場地的途徑多了,問題相對減少。」

堅守風格 大膽突圍

平衡商業和藝術創作很難,Ming仔則為自己定下了「8:2」的標準。他表示:「網絡短片比電影、電視製作更自主,我希望影片以創作自由為基礎,保持每條短片最多只有20%的商業元素。」

此外,網絡上亦有大量評價和意見,Ming仔他們又是否會被觀眾牽着鼻子走?阿恆坦言:「網絡短片其中一個好處,是可以即時收到觀眾的意見,這些意見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創作,但過於聽從觀眾意見,影片就會失了特色,所以我們會盡力保持風格。」

近年,愈來愈多人投身網絡藝人行列,Ming仔亦覺得保持個人特色,才是致勝關鍵。「千萬不要視收入為創作目的,從自己熟悉的題目開始,拍攝自己滿意的影片,才最重要。而要有更好的發展,就要關心社會,有時事觸覺,還要大膽嘗試,即使困難亦要找方法完成創作,這才有意義。」

Dorothy主要負責拍攝、剪片及後期製作。

Ming仔坦言受周星馳的電影影響,特別喜歡拍喜劇。

阿恆早年的工作主要為樂隊製作MV,對拍攝有一定認識。

撰文:吳俊賢 

攝影:郭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