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郊野公園有幾十棵老中青大樹被砍光了,若《四分之三的香港》作者劉克襄知道,定必遠在台灣大哭起來。因為鄉土這回事,能豐富一個地方的歷史內涵,能使居民對這小島產生紮實情感,即使香港出亂子,也不會人人一味打算移民着草。救到香港的,從不是大家認識那 1/4 的中環價值,而是那 3/4 的鄉土自然教育。
劉克襄指台灣的行山風氣不及香港,除了山徑設計差,也見過有人在登山口擺設卡拉OK攤檔給行山人士「消遣」。「香港跟台灣的鄉郊,展現了嶺南跟閩南風景的不同,香港的村落多由單姓族人叢聚開拓,有些已有過百年歷史,由先輩種的風水林包含各種果樹,豐富而多樣,最厲害的,是坐巴士可以去到登山口,這在台灣絕不可能。」台灣人視行山為很「耗資源」的活動,需要時間和人力去安排,台灣青年接觸山野的機會比香港的青年少。劉大讚麥理浩徑和鳳凰徑等著名山徑管理完善,亦指出擁有悠久歷史元素的「古道」,卻未有好好打理,而且這代表了古村流傳的生活智慧早已在流失中。
劉的山友及翻譯陳旭明就見證了歷史如何失落。他跟劉克襄行經西貢咸田灣,劉發覺大浪灣沿海有不少荒蕪草原,似曾為稻田,惟海水常有倒灌,故應是鹹水稻一類的品種,陳旭明向咸田灣的安記士多老闆查問,但跟正常理解的有所出入,語焉不詳,「後來好彩遇到老闆個阿哥,剛好由英國返來探親,先知道咸田灣舊時種稻的實況。」只相隔弟兄一層,歷史已失落。1966 年美國喬治亞州一間山區中學裏,一名叫 Eliot Wigginton 的英文教師,跟同學討論如何學習寫作,他們決定做一本叫《狐火》(FoxFire)的雜誌,那是長在當地枯木上的真菌名字。同學訪問了他們的家人及其他當地村民,了解他們的生活,進行了可能是首個口述歷史的典範,該雜誌大受歡迎。四十多年後的今日,學生仍在進行這個狐火計劃,記錄美國東岸的 Appalachian 原住民的生活點滴。
「歷史故事不一定是歷史學家寫的,任何人也可以寫。」2010 年,曾任教師的「鄉土學社」創辦人之一朱耀光帶了全級中一200名學生,分5日到剛成立的粉嶺馬寶寶農場,與幾個村民作口述歷史習作,那裏因地權糾紛,部分耕作了幾十年的農民可能被迫遷。「有學生寫信去發展商,問點解香港咁多地唔發展,一定要發展馬屎埔?」原來以解讀歷史這方法,可令學生再次進入社會,狐火計劃在香港一樣得。「『香港人』是甚麼?長久以來就是代表一張香港身份證,代表你有資格拿取香港的福利,口述歷史可以幫學生再次扎根於這片土地,被地方的養分滋潤,不是有事呀?走啦!有錢派呀?等於有免費機票,返嚟囉咗先啦!」朱耀光指學校立足於社區中,必須扶助社區,確保當地社群的小朋友是否得到良好教育,鄉土學社以此作目標,先聚焦香港東北的社群。
朱剛去完台灣,感覺台灣 90 年代開始的鄉土教育,現在收割成果。「齊柏林的《看見台灣》,說台灣雖只是移民社會,但今時今日台灣人已無路可退,台灣就是家。」魏德聖的《海角七號》,講恒春半島上不同族群譜出的故事,《KANO》在熱血之外,其實講嘉義雖只是一個縣城,但連繫着多少群落,「台灣的鄉土教育,說的不是你爸爸祖父那代的鄉土,是現在你生活着的地方。」曾多次參與口述歷史活動的中五學生郭藹盈,2010年首次參與馬屎埔的相關活動,此後就着了迷。她一個人繞行港島,首次見識到薄扶林那裏,小小一個地方擠着寮屋區、伯大尼教堂和鄰近的港大教區;在香港仔,一名萍水相逢的老師跟她談得投契,與她一起去珍寶海鮮舫飲茶。「通識講求知識,情感,行為,口述歷史中學到最多的是情感,很多事不會再覺得與我無尤。當香港人已經習慣把所有事情都冠上一個數字價值,那香港人真的是窮得只剩下錢。」
書中劉克襄在不同的古道上都有個相同的偶遇,屢次引起他的「美好想像」,但不少鄉郊村落卻有意作大力發展。「村民覺得唔發展就是荒廢,但一講發展就只會起村屋。」生物科老師黃志俊指似乎也有第三條路,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最近跟荔枝窩村合作,招募農友復耕,村民以自己的風水林自豪,其實只想令村內重現生氣,鄉郊和城巿不應是二元對立。
名稱:老土野在梧桐河畔唱歌—迷你說唱分享會
簡介: 活動包括「漫步石湖墟導賞」及「老土野田邊說唱」兩部分,前者由街坊導賞員介紹上水石湖墟前後、曾養活過三、四代人的馬振興、林池記、何廣利,還有正和隆香港製造的醬油等等,然後第二部分由樂隊「老土野」在田邊唱出石湖墟的口述故事。
日期:2014年5月25日(星期日)
導賞時間:2:30pm(第二部分4:00pm開始)
地點:鄉土學社(上水華山村)
收費:每位$80
網址:www.facebook.com/events/240876136116392/
撰文、攝影:李潤林
部分相片提供:鄉土學社、山地@Breakazine、黃志俊
插圖:PaulL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