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肯努力,醜小鴨也會變天鵝。」十多年前,朱銘獲台灣輔仁大學頒授名譽藝術博士學位時分享的一句話,道出藝術工作者應有的堅持;也正正是這份信念,讓只讀過幾年書、非學院出身的他,成為國際知名華人雕塑家。香港藝術館現正舉行「刻畫人間─朱銘雕塑大展」,展出逾百套《人間系列》作品,觀眾既可一睹朱銘如何以不同物料刻畫塵世的種種面貌,更可見證該作品系列30年來的演變,感受創作人對當下生活的觀察與反思。
回顧朱銘的藝術創作,台灣文化學者黃永松有過這番評析:「原先的鄉土題材是『台灣』的,《太極》是『中國』的,到了《人間》是『國際』的。」事實上,朱銘的早期作品非常寫實,像《玩沙的女孩》(1961)、《故鄉》(1970)、《牛車》(1975)等,均散發出濃濃鄉土情。後來,朱銘在師傅楊英風的建議下,練習太極強身,因而悟出創作新方向,造就揚威國際的《太極系列》。
至於《人間系列》則受美國普普藝術所啟發,以刻畫人生百態為主題,朱銘曾說:「我為甚麼要刻《人間》?我認為需要刻一些生活的東西……《人間》比較生活化,製作態度也比較接近現代雕刻的理念─隨興而自由。」多樣性可說是該系列的一大特色,除了用上木材、石材、陶土、不銹鋼、青銅等不同物料,刻畫的人物更是橫跨不同年代、不同國度與不同階層!
此外,朱銘在創作方面,不斷尋求突破,70多歲仍沒退下火線,近年轉而聚焦內在的探索,像2009年創作的《人間系列─囚》,三件一組的作品,正是象徵囚人、被囚、自囚這3種狀態。
季豐軒畫廊創辦人季玉年表示,朱銘的作品可以用「雅俗共賞」來形容,在西方圈子更是深受認同。「大部分人都喜歡《太極系列》,是其Signature。系列中展示不同招式,線條優美,又具氣勢,帶有中國文化色彩,很多外國人都愛選購。朱銘今年已70多歲,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堅持。由木刻開始,初期雕人像,題材寫實,慢慢進化到抽象,不斷追求變化;今時今日,《人間系列》仍有新作。此外,朱銘於成名後,生活仍過得Humble,敬業樂業,大部分時間用於創作,有點像中國畫家吳冠中,我非常佩服他,認為是當今在世No.1的華人雕塑家。」
展期:即日至6月15日
地點: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香港藝術館
門票:標準票$20、$10(逢星期三)
查詢:2721 0116
1938年 生於台灣苗栗縣通霄,年少時因家境清貧,國小畢業,成為人生唯一的學歷證書。
50~70年代 首次個展於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行,時為1976年,同年榮獲十大傑出青年、國家文藝獎等榮譽。
1999年 朱銘於台北金山成立美術館,收藏大量作品,該館於翌年獲頒第14屆東京創新大賞海外賞。
2007年 朱銘的藝術成就再次贏得肯定,獲頒第18屆福岡亞洲文化獎—藝術•文化獎,以表揚其在亞洲文化創造的貢獻。
1 第1本小說《曼哈頓企圖自殺慣犯》於1978年出版。
3 3月22日生日,生於日本松元市長野縣。
4 1968年創作短片《消滅自己》,獲比利時第4屆國際短片大獎。
7 1962年連同美國普普藝術大師安迪華荷等7位藝術家舉行聯展,被譽為「前衞女王」。
10 10歲時患上神經性視聽障礙,受幻聽、幻視困擾,並開始作畫。
200 被英國媒體列入「20世紀200名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
1973 1973年從美國返回日本,之後一直住在精神療養院。
2002 2002年出版自傳《無限的網》。
撰文:黎雅麗
攝影:譚建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