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話洗冤

網友話,大帽山飛霜,必有冤情。惟近日冤主太多,老天爺所指是誰?我會說,是廣東話。它是我的母語,不但好使好用,而且感覺親如阿娘,即使官說它上不了大枱,但也不至要將它打壓成張牙舞爪的「魔頭」吧?何況它趣味豐富,學者更說它根基源遠流長,人家不識寶,土生土長的你也要懂珍惜,悍衞你「娘親」啊!

分類仔細 表達力強

用「鬼拍後尾枕」來形容教育局最近指「廣東話為一種不是法定語言的中國方言」的風波,可謂最貼切不過。其潛台詞,莫非是想說廣東話在香港沒法定地位?難道在香港要說普通話才名正言順?

對香港粵語甚有研究的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說:「教育局此話中有兩個大錯。第一,基本法第9條說明中英文皆是行政、立法和司法機關的正式語文,即是只要廣東話是中文,它就有其法定地位。第二,是香港廣東話,不再單純是100%一種來自中國的方言,它在近幾十年,已於香港這個文化大熔爐中結合了各地文化,並獨立發展成一種甚獨特的語言,舉個例句『冚扮爛宅男咬住多士都要趕去大出血買寫真』,『冚扮爛』其實源出波斯語,『多士』源出英文,『宅男、大出血、寫真』字眼都來自日語漢字,只是全句都用廣府話發音而已。」

論廣東話優點,彭志銘更數之不竭:「廣東話用字分類仔細,單單一個『睇』字,已可再細分『(目及)』、『睥』、『超』、『裝』幾個形態;一個『擺』字,又不同於簡單一個『放』字,用法精密度好高。再舉一詞作例『卸膊』,表達極之傳神,非普通話簡單用『推卸』或『不願承擔』等用詞能比擬,可見廣東話表達力之強。只是不知從何時開始,廣東話被標籤成粗鄙低俗,北方話才是文雅。其實語言本身無分雅俗,古時孔子說的『雅言』其實只是指Common的言語,只有人自己才會把語言分雅俗。」

歷史久很難被滅

講歷史,廣東話比普通話更源遠流長,彭說道:「普通話大抵可追溯到元、明、清時期,其基礎為三朝首都北京土話(當時北京被稱為南京或燕京),演化過程雜交了很多蒙古語及滿語。至於廣東話,則最早可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秦朝,當時秦將趙佗帶50萬兵南下建立南越國,千多年前又有宋帝昺逃難到南方,他們都把中原文化(包括語言)帶到嶺南地區,由於有五嶺之隔,嶺南有較穩定的生活文化圈,令傳統語言保存完好。如果真要揀一國之官方語言,從文化角度,我怎樣也會揀廣東話。」

彭志銘指現今全球大趨勢,都致力保存地方方言,但在內地卻例外,「如上海話,現在上海人說的已不是上海話,他們只是用上海話的音去講中國字,由於全國都用普通話上堂,下一代很可能不再懂說上海話了。希特拉曾說過,要消滅一個民族,必先消滅它的語言,要消滅語言便必須從教育入手。」那廣東話豈非一天會變成瀕危語言?「也不容易,因為廣東話已流出海外,在很多華人地方(如美加)已是第3大語言,你說如何能消滅?」

內地文化反影響

香港廣東話另一神奇之處,是在近廿年衍生出大量本土潮語,成了廣東話一個活潑支系,蘇真真2008年炮製的「香港潮語卡」便大受歡迎,「香港人說的廣東話,我會形容它為『香港話』,因為它夾雜了很多不同文化,詞彙特別多樣化。在八、九十年代,香港話中的潮語,更有爆炸性的增長,可能當時世界最流行的事物,香港人都能率先接觸,故孕育出一些新名詞去表達那些新事物,強勢的香港文化(包括粵語流行曲)對內地的衝擊也很大。」

不過蘇亦觀察到,2000年後,內地出現的普通話潮語,其增長速度比香港潮語遠遠超前,像「河蟹」、「浮雲」、「給力」等國產潮語迅速傳播,相信和互聯網在內地日益普及有關,甚至影響香港,香港語言文化已愈來愈不是主流。蘇真真認為這跟語言本質也有關係。「一種語言要發展,必須要有科學化的方法作記錄,廣東話從來沒被官方統一處理,像廣東話注音都難有劃一標準;加上廣東話很多用字,在電腦世界都很難打得出,這亦是它的弱點。」蘇真真指出,語言是必須要運用才能發展,但現在香港小學已有超過一半採用普通話教中文,廣東話對香港下一代的影響力,無疑是愈來愈細了。

填廣東歌詞更難

70年代為廣東歌急速冒起成為香港樂壇主流的時代,曾為許冠傑不少經典金曲填詞的黎彼得,有「鬼馬填詞人」之稱,對廣東歌的崛起有最深體會。「因市場關係,香港早期仍以國語歌及英文歌為主流,直至許冠傑出現,一個大學生都出來唱廣東歌,同時期又有顧嘉煇這些殿堂級人物搞電視劇主題曲,這些有『卡士』有實力的人,將廣東歌搞得有聲有色。一首《啼笑姻緣》歌詞『為怕哥你變咗心……』用了個『咗』字,令大家明白廣東人聽自己母語(粵語)的親切,回響甚至令當時的溫拿樂隊、鄧麗君都轉型唱廣東歌。我當時只是把草根階層看到的社會現象,填入廣東歌詞中,當時人人都愛『打麻雀』,我就寫了《打雀英雄傳》,歌詞中的社會性把廣東歌變得更普及。」

回首今天廣東歌樂壇,苦無生氣,原因何在?黎彼得指「從前我深知填詞的影響力,故特別有使命感。但今時今日的詞,很多連文法都不通、音又不對,詞只寫古仔卻其實甚麼也沒有。更糟的是否定了口語化,認定它低俗,甚至很多歌手為顧形象不願唱。活在粵語世界的他們,其實是持雙重道德觀念。」那填廣東歌是否很易很隨心?「由於廣府話有9韻,要每粒字啱音,填詞技巧其實要很高,否則一不小心,很易唱成粗口,如『究』字;又或者『我』字很易變成『鵝』字,『愛』字很易變成『哀』字,而鬧出笑話。」

是方言?還是語言?

方言,是一個國家內不同地方的語言。中國有7大方言,包括北方話、廣東話、江浙話、湖南話、江西話、客家話及福建話。而語言,就是先語(音)後言(字),為了記錄而慢慢發展出文字,故語言特點,就是必能反映當地文化,能表現該區的獨特性。故所有語言發展之初其實都是方言。

從語言學角度,廣東話絕對是語言;舉個例,廣東話中的「閉翳」,閉翳其實是源出中國龍山九子的傳說,話說九子其中一子外貌像龜喜孭重物,在廟中常會見到其被大碑壓背的造型,那東西就是閉翳,廣東話用以形容「苦無出路」的心理糾結,這些就是語言背後的文化。

廣東話、廣州話、粵語之間有分別嗎?

粵語,就是廣東省語,廣東省語再包含了廣州話、四邑話、化州話、客家話、潮州話、雷州話、粵北土話、黎話等方言。而香港人常說的「廣東話」基本上就是廣州話(亦稱廣府話),由於香港文化強勢的影響,廣州話才漸漸變成了粵語代表。

如果沒有廣東話!

香港如真沒了廣東話,我們的說話會變成怎樣?以下例子,或者可給你作一次「沒廣東話」的練習。

廣東話/普通話

1.吊吊揈 / 吊兒啷噹

2.狼戾 / 無理地固執

3.蚊赧 / 被蚊咬致的紅腫

4.瀡滑梯 / 從滑梯滑下

5.阿支阿左 / 咕咕噥噥

6.擳暗瘡 / 用力擠暗瘡

7.打茅波 / 打球很刁

8.扮嘢 / 裝樣子

9.八卦 / 多嘴多舌

10.捩咁(口棄) / 一塌糊塗

Profile

彭志銘,次文化堂社長,香港文化評論員,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現任出版商人。

Profile

蘇真真,漫畫家、插畫家、作家、港台節目「正斗中文」主持。著有《香港潮語學習字卡》、《潮人講故》、《真中文》等,並在《太陽報》連載四格漫畫「潮童樂園」。

Profile

黎彼得,香港填詞人及演員,在70、80年代創作過多首金曲歌詞,是香港第一代粵語流行曲填詞人。

撰文:劉達衡 

部分攝影:郭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