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全球各地冒起的綠色浪潮,着眼點之一是食物安全管理。早前台灣湧現了一連串食物安全事件,令不少台灣民眾注重更有「良心」的本土食物。有年輕人放棄讀醫開設咖啡店,四出尋找本地小農生產的食材,亦有70年的醬油莊,繼續堅持小量生產,並注入文藝元素重新包裝,以喚起大家對食的要求!
來自台南的明峰,在大學時本來讀醫,但因為鄉土情意結太厲害,故中途轉攻園藝。食物安全議題一直纏繞在他的腦海,1年多前他開設了「日楞」咖啡館,決意拉近人跟自然的聯繫,門口設有花草閣,種滿時花和香草,又以自製的雨水收集器灌溉,店內更掛上寫着二十四節氣的木牌,提醒大家甚麼食材最當造,不時不食方為「識食」。
明峰四出尋覓小農和各地有心人士的產物,打開菜單,會見到寫給木柵阿月小姐、玉燕小姐,林口周先生和高雄林先生等人供應時令蔬果的感謝之言,他跑到花蓮,找到採用自然發酵的靚Bagel,在苗栗後龍鎮找到以放養方式飼養的土雞,還有以回教無痛儀式屠宰的台灣黃牛,以及用自動集蛋器收集的紅仁雞蛋。本地食材佔全店9成用量,餐單由女朋友阿狄設計,最受歡迎的早餐系列,2點前供應,但往往一早售罄,想遲起床但又想食到的話,便要早一日預訂。
「發展其實有很多種方式。」明峰想做的,是把小農的成果重新包裝,發展出城巿人樂於接受的新產品,從而達致城鄉共贏。香港可以有這種空間嗎?我們是否應該想想如何能生產更多蔬果、提高自給自足率?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浦城街24-1號
查詢:(886)223 636 268
營業時間:8:30am~9:00pm
網址:http://ryoucafe.blogspot.tw
創立於日治時代的伍中行,專司極級醬油,從來都只是供應巿場上百分之五的「識貨」小眾,現在接手的吳傑熙是第3代,銳意要把茶葉和醬油這些東方基本食材國際化,家族在台灣東部及南部都有農地,出產米和茶葉,他指家族還收藏了超過840公斤、產於1944年二戰時的老茶葉,現在是無價寶。
伍中行的醬油是以6種菌混合出獨家的菌種,加入大豆內發酵製成醬油,產量本已不多,加上只加入極少防腐用的食用鈉,所以品質高但保鮮期短。吳將大安區的老店翻新,變成茶文化博物館般的展示室,放滿古老的茶行用具,又找來藝術學院學生重新設計醬油及茶葉的包裝,據講遲些還可能會到香港和倫敦開店,不知閣下會否成為識貨的那「百分之五」?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潮州街109號
營業時間:12:30pm~8:30pm(星期一至六)
網址:www.wuchunghang.com
簽證:凡於1983年後曾往台灣,於香港出生、持有效特區護照或BNO及回程機票,可於當地申請落地簽證,亦可網上申請免費台證,網址:www.immigration.gov.tw
機票:香港來回台北經濟客位機票約HK$1,880起
貨幣:HK$1約兌NT$3.8
天氣:2月氣溫約13℃~18℃
特派記者:李潤林
鳴謝:台灣觀光協會、台灣好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