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恒我訴:最怕改壞名

四年一度冬奧如火如荼,不過電視及電台的幕前同業應該又驚又怕。不知哪位高手,將舉行地Sochi的中文名譯成「索契」。此二字有很多讀法,可以是「殺舌」、「殺啟(下聲)」、「塑啟」,原來真正讀音卻是「塑薛」,不知多少人中了伏?為何不用「溯薛」或「塑發洩」?當然是有點「怪雞」,但難道「索契」又很正常嗎?

我們翻譯外國人名和地方名,往往只是照音直譯,甚少會為選字下工夫,例如Obama便直譯「奧巴馬」,不讀國際新聞的話,或許以為「真有此馬」。當然最恐怖的,莫過於「弗吉尼亞州」(Virginia),本來譯成「維珍尼亞」,典雅又女性化,忽然改名,「弗弗聲,咁難聽」,當地的居民,真的要說聲「大吉利是」!

有時,反而外國人自訂的中國名字更顯優雅,而且充滿內涵,尤其是英國人,例如「戴卓爾」,果然是「卓爾不凡」;Gordon Brown這個名字,放在中國傳媒手中,一定變成「哥頓布朗」,他卻選了「白高敦」三字;Major這個名,如何也不會譯成氣派十足的「馬卓安」吧?還有「文禮彬」、「凌士禮」等等,統統都是「好名」。

還有我們熟悉的港督Wilson,本可順理成章地譯成「衞信」或「威爾遜」,他卻改了「衞奕信」,感覺健康又正氣;末代港督上任前本來譯作「柏藤」(Patten),上任後即叫「彭定康」,字裏行間道出了他要履行的任務。據說這些政治家會找中國人提供一系列譯名,然後咬文嚼字,最後選一個對形象最有幫助,寓意最正面的作自己的「中文名」,免得被中國人亂譯一通。中國人常言:「唔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原來外國人也深明此道。相比之下,甚麼「弗吉尼亞」,實在令人汗顏。

網址:www.facebook.com/newpapaclub

劉偉恒•導演及電台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