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直擊 SIHH 2014 萬年曆新貌

近年高級鐘錶品牌都愛將複雜腕錶「簡單化」,以最簡潔清晰的方式將複雜功能展現於錶盤上,以提高腕錶的易讀性。Cartier在今年SIHH錶展中,向以複雜錶面布局見稱的萬年曆錶款挑戰,推出Rotonde de Cartier Astrocalendaire,將萬年曆多個錶盤合成為一個層疊式小轉盤,為萬年曆腕錶帶來全新面貌。

陀飛輪月相

至於另一枚複雜大作Rotonde de Cartier Earth and Moon陀飛輪雙時區月相腕錶,亦同樣採用類似的融合概念,將錶上的陀飛輪分身擔綱月亮角色,只要按下4時位置的按鈕,一扇遮窗將緩緩而下,陀飛輪框架半遮半掩形成一輪彎月,與天下的月亮同升同落。此按動式設計,好處是不會令陀飛輪裝置被遮窗擋着,讓佩戴者可隨時隨地欣賞其精細運作。至於以青金石打造的錶盤,上半部則設有地球模型裝飾,作為第二時區顯示。

Panthère au Clair de Lune de Cartier 18K玫瑰金鑽石腕錶,鑲有633顆共重6.09卡鑽石,18K白金及玫瑰鑽石金美洲豹裝飾擺陀,微繪工藝錶盤。

Rotonde de Cartier Earth and Moon陀飛輪雙時區月相腕錶錶盤的陀飛輪化身為「月亮」,按下4時位置的按鈕,一扇遮窗緩緩而下,陀飛輪框架半遮半掩之下,顯示月亮的盈虧。

多合一錶盤

Cartier今年繼續從複雜腕錶及裝飾工藝腕錶兩大路線出發,發表多枚精彩傑作。複雜錶款方面以Rotonde de Cartier Astrocalendaire天體運轉式萬年曆腕錶及Rotonde de Cartier Earth and Moon陀飛輪雙時區月相腕錶先打頭陣。

就以往來說,萬年曆的星期、日曆、月份、年份還有月相等各項顯示,同放於一個細小的錶盤之上,的確令人眼花繚亂;而不少品牌的對策,就是將部分萬年曆顯示改為跳字形式,盡量令錶盤更簡潔。Cartier新作Rotonde de Cartier Astrocalendaire天體運轉式萬年曆腕錶,則打破了傳統萬年曆的小錶盤顯示方式,創新地採用以三維立體多層次為概念的同心圓設計,將萬年曆各項功能包括星期、月份及日期集中於6時位置的圓盤,一層層顯示出來,而年份則通過背上的一枚指針指示是否閏年。

鮮花嵌鸚鵡

裝飾工藝錶款方面,Cartier今年首推花卉細工鑲嵌工藝手錶Ballon Bleu de Cartier Floral-Marquetry。此腕錶首創混合鮮花及細工鑲嵌工藝技術,錶面上鸚鵡圖案的藍色及黃色羽毛絢麗奪目,實則是由片片花瓣鑲嵌而成,並花上大量時間及繁複步驟,包括收集花瓣並着色、對每一枚花瓣進行剪裁,然後借助細工鑲嵌的腳踏鋸將它們黏貼到極細薄的木片上。

花瓣拼湊出的羽毛細節充滿層次感,栩栩如生,跟黑瑪瑙打造的閃亮鳥喙及祖母綠眼睛形成鮮明對比。而為使黑色或灰色羽毛更加引人注目,其斑點需要以微繪工藝逐一完成,難怪單是錶盤的工夫就已經需要數十個小時方能完成。

Richard Mille高度鏤空

Richard Mille今年主打女裝錶款,新作RM 07-01自動上鏈腕錶搭載新款CRMA2機芯,採用品牌標誌式的高度鏤空式設計,底板及橋板以5級鈦合金製成。全新品牌專利錶冠取代了傳統系統,錶冠不再跟內部機械直接相連,因此不會輕易鬆脫及損壞。三層式錶殼備有白色ARZ陶瓷或啡色TZP陶瓷碑紅金,同時亦有18K紅金或白金款選擇。

巨星蜘蛛

Richard Mille代言人Natalie Portman今年首次跟品牌合作設計首枚腕錶RM 19-01 Natalie Portman陀飛輪腕錶。Natalie Portman從蜘蛛的圖案中取得靈感,並將之融入機芯設計中,腕錶搭載的RM 19-01手動上鏈陀飛輪機芯配有黑色鍍銠、18K白金及黑色藍寶石底板,機芯裏的蜘蛛以18K白金及鑽石打造,蜘蛛的腹部架起陀飛輪橋板,其觸手撐起兩個上鏈發條盒,跟機芯融合得天衣無縫。限量發行20枚。

Audemars Piguet陶瓷機芯

愛研發高科技物料的Audemars Piguet,今年又有新突破,重點作Royal Oak Concept GMT Tourbillon單是強烈黑白對比的前衞設計已夠晒矚目,此錶最破格之處是將陶瓷與機芯合而為一,以白色陶瓷取代2914機芯中的黑色橋板。機芯上矚目的白色陶瓷沙漏形橋板,跟左右對稱的陀飛輪橋板及GMT顯示器互相輝映。備有長達10天動力儲存,而轉動錶冠可在錶盤上6時位置的指針指示出所有選擇功能,H(Hour)、N(Neutral)以及R(Winding)對應上鏈軸的3個位置,分別表示時間調校位置、正常位置及上鏈位置。

特派記者:朱寶茵

特派攝影記者:胡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