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維多利亞」,闊別逾16年,最近好嗎?由殖民地時代結束至今,我城的變遷不曾停頓過;幸而,「妳」的身影仍可在若干細節中找得到—風格優雅的建築、屹立不倒的銅像、璀璨不減的維港……還有謝明莊、何鎮宇、沈嘉豪等17位藝術家的精彩作品。香港文化博物館現正舉行展覽「很久不見了,維多利亞」,創作人通過相機、畫筆、心思,留住昔日維多利亞城的獨特一面,像捕捉人情的黑白照、米字旗織成的長裙等,教人回味之餘,也可藉着面對過去,思考未來。
「維多利亞」給你我帶來不少回憶,賽馬文化的引入,更成為不少人的食糧,無論是精神上或物質上;97前,內地領導人便曾以「馬照跑」來比喻港人生活於往後50年不變,這一點亦啟發攝影師謝明莊創作《一個有關香港賽馬投注站的攝影研究計劃》,走訪全港投注站,並捕捉站內的人民風景:「當年港人去投注站的心態猶如返教會或入廟參拜,目的是希望為生活買個希望,渴望有朝一日成功脫貧……」作品於1999年完成,10多年後再回望,創作人有這樣的感慨:「重回當年的投注站,街上的風景已大大不同,整個社會的風氣也變化很大……唯一不變的,是投注站依然人頭湧湧,或者是比以前更多,暗示在沒有出路下,現今的人更沉迷,更需要賭博來麻醉自己。」
港人生活的改變,亦可從小小的郵票上有所發現。「從前書信往來得靠一枚郵票,而郵票又是權力象徵,一般人不可能把自己的肖像印上去,直至2007年,郵局推出自訂郵票服務,意味我們可以突然享有以往英國國君的特權,這有趣的做法令我聯想到,香港的未來是否能掌握於我們手中呢?」當年藝術家何鎮宇(Jerry)借用相關服務,創作《A Letter to》系列,其自製郵票找來3位女孩於鼻頭戴上紅波波,貌似小丑的造型,正是要反映人們表面快樂、內心愁苦的真面目。「當年3封信件分別寄給英女王、現屆特首及下屆特首,7年過去,無法自決命運的問題依然未解決!當年提出的反思,還需要大家更加努力尋找答案,如此看來,我的作品都無過期吖!哈哈……」
變與不變,97以後掀起過不少爭議,像2007年皇后碼頭拆卸一役,曾鬧出一場風波,保衞者連日通宵靜坐抗議,仍挽救不了碼頭的命運,就在最後一夜,攝影師沈嘉豪(Bobby)整夜留守,通過鏡頭把碼頭由天黑至天亮的景況凝住:「當晚,我留守碼頭現場,希望把碼頭最後一個黎明的變化,一氣呵成地拍下,到沖洗照片時,我又刻意反轉圖像,讓本來倒轉了的『皇后SOS』,能在作品中正面呈現。」當下一拍已成歷史,今天重臨舊地,Bobby有着無限感嘆:「歐洲的城市無不盛載着豐富的文化色彩;反觀香港不斷摧毀舊文化,新一代無法從城市空間認識歷史。要知道,只有懂得審視過去,才可從歷史中找尋未來發展的方向。」
撰文:江蔚賢
部分攝影:陳富權
模特兒:Frances(Ga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