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連鎖補習社於10月12日發表了中學生使用facebook的問卷調查結果,數據顯示他們的使用量,例如發貼的次數,有下降的趨勢,但同時又不欲停用facebook,我的結論是中學生想與facebook保持一段距離。
很大機會是他們的表達能力低,不善於表達自己對事物、時事的看法或有關的情感;與此同時,他們又不想完全脫離facebook,故此便透過按「讚好」、上載相片、分享新聞等來作低度的參與。久而久之,他們愈是習慣單方向接收訊息,便愈是保持一段被動的距離。
我試過用不同長度與深度的文字套取他們的興趣。例如,早陣子播放電視劇《衝上雲霄II》,我比較張智霖與吳鎮宇的演技兼且提出自己的分析,結果,讚好的數量很少;另一次我改變策略,純粹讚賞陳法拉很漂亮很可愛,結果獲得大量讚好。這個分別顯示,中學生較願意接收單一角度的直接描寫,而不喜愛長篇大論的多角度比較。進一步的推想,就是既然接收能力不高,主動運用文字發貼的機會便大大減少了。
另一條問題間接反映中學生與facebook維持一段被動的距離。問題是:「如果他們獲授權改良facebook,他們會如何做?」有超過60%的同學選了「除Like外,增加其他選擇,例如Dislike、Support」,這結果顯示中學生喜歡參與facebook的設計,排除他們打算停用的可能;另外,他們寧願設計按鍵「Dislike」與「Support」,也不願意用文字表達這兩個意思,有理由相信他們的表達能力較低。
facebook與中學生,甚至乎廣大市民,兩者的關係相當複雜。既然,社交網絡是不能避免,有關的調查需要日後大量的工夫,才能了解人與人在網絡中的細膩關係。
(本欄逢周五、六、日見報)
網址:www.facebook.com/benjaminauy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