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丫島古法撒網 漁興節目

暑假臨近尾聲,玩盡刺激水上活動之後,想搵啲餘興節目?南丫島索罟灣有個「南丫島漁民文化村」,介紹本地漁業發展及艇家傳統文化,大家唔好以為齋睇齋聽咁單調,原來仲可以落手落腳織魚網,再坐船出海撒網捕魚,一嘗香港昔日做漁民的滋味。

體驗捕魚樂趣

南丫島南部的索罟灣擁有袋形地勢,除了是天然避風塘之外,亦是魚排養魚和近岸捕魚的好地方。傳統上艇家會在近岸展開一排排的魚網,然後驅趕魚群埋網,在「南丫島漁民文化村」便可親身試玩。據有超過40年捕魚經驗、現擔任導賞員的明哥表示:「首先喺海拋下綁有紅旗及浮泡的指示浮標,以警示其他艇家,然後駛船沿直線緩慢航行,順着拉力便可逐少將魚網撒下,而魚網會喺海床自行張開形成屏障。」

打水樁嚇魚撞網

沒有魚餌,放了魚網又怎樣令魚群「自投羅網」呢?明哥二話不說拿出一支裝上木栓的木樁,原來各位只要拎住佢,在魚網與海岸之間水域反覆敲打,在水底形成「隆隆」聲,魚群被嚇便會往深海方向逃走,自然會撞上魚網。明哥提醒大家,打水樁時要「斜落直出」,否則會被水花整到成身濕晒。「其實魚排範圍另有一個網魚區,若然人數夠的話,可以夾手夾腳拉動繩索,模擬起網撈魚呢!」

親手紮纜兼起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捕魚高手除咗要技巧純熟外,作業工具也相當重要。文化村內有織網、紮纜等活動畀大家試玩,「漁民喜歡物盡其用,自製絞纜機將舊魚網交叉紮成拖船用的纜繩。」明哥指出,紮纜最重要是「打氣紋」,令繩材處於繃緊狀態,之後紮成纜繩時便會相當結實。

再者,這裏停泊了一艘近半個世紀的三桅漁船,船艙布置成傳統的起居室,大家可實地了解大海兒女的生活情況,也可親手升起主帆,化身真正漁民。

漁民知識考考你

1. 織網點解要用竹片?
答案:
扁平的竹片「棋」是用來量度網眼大小,即魚網窿位,然後利用「針」編織魚網。

2. 揸住個葫蘆搞乜東東?

答案:

葫蘆原來掛喺小孩身上!古時艇家為怕小孩跌落水,便利用葫蘆當水泡,同時提供識認方便救人。

3. 呢部係古代Skateboard?

答案:

這是漁民的絞纜機,將3條繩材或舊魚網套入坑道,一邊絞動手把,一邊拉動楊桃木製成纜繩。

魔鬼魚近距離接觸

其實文化村是一個佔地龐大的魚排,本身已提供有鈎及無鈎釣魚,甚至可買魚餌去餵魚區睇龍躉、海斑。至於中央部分設立龍舟展覽區,大家可坐上龍舟一邊學習划艇姿勢、敲鼓節奏,一邊聽導賞員講解龍舟風俗。講到最過癮的莫過於「海產廊」,可看到產於馬爾代夫的黃瓜子斑,仲可以零距離接觸明哥飼養、直徑達4英尺的10歲魔鬼魚「肥仔」。明哥說:「只要我拍打膠桶,佢聽到聲音便會從海床撲上水面,晃動兩側魚鰭,興奮地等食物呢!」大家記得同佢影張靚相。

南丫島漁民文化村資料

開放時間:10:00am~6:30pm

地址:南丫島索罟灣養魚區(售票處於索罟灣第一街5號地下)

票價:$98(包入場費及魚排活動,部分項目如出海網魚需預約及另費)

查詢電話:2982 8585

撰文:廖俊斌

攝影:陳富權

模特兒:Christ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