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交流 踏出Comfort Zone

出國交流已成風潮,香港的年輕人多愛在求學或暑假期間,往歐美、亞洲走一轉,長長見識,變相促進坊間機構發掘更多特色的交流活動,令年輕人的目標可放得更遠。像今年1月於香港中文大學畢業、主修經濟的方立人(Edwin),一心想離開父母的護蔭,因而透過全球學生組織AIESEC,飛到東北歐小國立陶宛,協助當地學生組織活動,藉機提升獨立及解難能力。

學習危機處理

選擇到立陶宛交流,已經夠另類,加上由旅程至參與活動都坎坷滿途,令Edwin經歷一次很好的鍛煉。

他說:「AIESEC是一個學生組織,目的是讓學生透過交流了解其他人,學習獨立,促進和平。由訂機票及出發到當地,我自己獨力處理,為了節省幾千元的機票錢,放棄乘坐直航機,選擇從鄰國波蘭下機再轉車。當時人生路不熟,波蘭人不太懂英語,要找到適合的交通工具,又要尋路,真的很慌張。」幸好,他得到當地人提點,最終順利到達目的地。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Edwin千辛萬苦打算到當地協助舉辦公平貿易、社會企業為主題的交流活動,豈料活動告吹!當時,他並未放棄,最終在當地同一組織找到另一個活動,為初中生舉辦英語學習營。雖然預計的活動泡湯,但他表示個人危機意識提高,學習到如何獨立及冷靜地處理突發事件。

雞同鴨講反得益

交流活動雖有着落,但溝通的問題又即時困擾着Edwin。當地英語不太流通,人們主要使用立陶宛語,再加上Room-mate們來自不同國家,「雞同鴨講」令他頭痛不已。  

「到埗才發現,Room-mate中只有我一個是亞洲人,女生Jana來自斯洛伐克,Sonja來自瑞士,Satu來自芬蘭,男生Nihad則是阿塞拜疆人。他們談外國文學、歷史、音樂等,英文又不純正,首兩星期,我很難融入他們。」無法溝通令Edwin自嘲墮入人生低潮,之前所學的英文形同虛設,信心大跌。

幸好,他愛「打爛沙盆問到篤」,Room-mate們也很友善,相處下來大家漸漸打開了話匣子。Edwin覺得很妙:「很多人到外地交流,總會遇上一些懂說普通話或廣東話的交流生,減少了與其他國家朋友溝通的機會,現在全無『支援』,反而能讓我放膽和其他人交流。」

學懂尊重他人

今次行程,令Edwin覺悟到有機會跳出自己的框框,放眼世界才是最重要的;認為年輕人不要太功利,用心感受每一件事,才能了解更多,體諒更多。

他憶述:「立陶宛之行的女性Room-mate、來自芬蘭的Satu,因為她第一個到達,便立即佔領了雙人房,導致後來到達的3人被迫做『廳長』,加上她說話及做事方式頗潑辣,其他人都不太喜歡她。不過,一次她醉後說出個人經歷,原來在孤兒院成長的她,要面對很多競爭,造成現時性格的缺失……」大家終於明白到她的故事,冰釋前嫌。

Edwin深感凡事不可只看表面,在未完全了解別人之前,不可妄下定論,須學懂如何尊重他人。而完成今次旅程後,他結交到幾個外國朋友,至今仍保持聯絡。而每次回想起立陶宛之行,他都發出會心微笑,覺得自己真正活過!

撰文:何詩敏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