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學生不太喜歡閱讀名師大作家的作品,因為大師太遙遠,反而喜歡閱讀同輩的好文章,較容易有共鳴。至於處世智慧,我也不太喜歡閱讀偉人的雋語,反而跟學生聯誼時,我從中竟可獲得一些值得深思的看法。
某日跟學生吃飯,她說與人熟落後很熱鬧很開心,但隨之而來就是連串麻煩事。
學生想開寵物店售賣高檔狗狗時裝、曲奇餅、蛋糕等,我問她為何不做美容洗澡服務,她說這些事很容易有後患,其他買賣一手付錢一手付貨,不拖不欠。
一天我在天后茶餐廳吃早餐,侍應阿姐認得我,說看過我的電視節目,是我的粉絲,我感安慰,但同時我考慮以後是否繼續往那裏用餐。湊巧地,我舊時住堅道,常常往動植物公園耍太極,不幸地給恒常的晨運客認出我拍過文教節目,我快慰過後便再沒去那裏了。上述事例,來自40多歲的我和20多歲的年輕人,四個事例,一個意念:不怕和別人不熟,只怕太熟。
有幾個學生在中學時上過城中才子才女的寫作班,雖然這些名作家出版無數,但學生的評語是:「抽象,唔具體,唔明,上咗同未上冇乜分別。」於是,我基於少數人的印象大膽論斷:他們有寫的權威,沒有教的權威。這情況令我想起友人欲邀請電視台司儀開口才訓練班,卻遭對方婉拒了。也許,背後原因是:他有口才的天資,沒有教授口才的權威。
我問同學老師講解沉悶會否影響他學習,他說雖然老師講得悶,但仍可憑毅力於考試考獲甲等,但重要的是他再沒有興趣日後繼續研究該科了。可見老師的影響力認真不少:不是影響現在,而是影響未來。
(本欄逢周五、六、日見報)
網址:www.facebook.com/benjaminauy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