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就是本錢,不少香港人趁30歲前挑戰工作假期,足迹遍布歐、美、澳洲等地;他們當中,有人不斷遊歷,有人乾脆在外國發展,亦有人返港後決定回饋社會,為有志者提供有用資訊;其中一人就是曾到德國闖蕩,在港建立工作假期(香港)協會的劉仲廉(JuNieo)。他更將工作假期比喻成合約,給自己一年機會,努力過就無悔!
參加工作假期,無非想到外國開眼界,尋找生活新衝擊,JuNieo也不例外。當年,他任職電鍍廠管理層,長年留守內地,工作壓力很大,因此,希望跳出固有框框,趕在30歲前參加工作假期。他夢想遊歷歐洲,首選愛爾蘭,奈何名額有限,申請不果,於是,即使對德文一竅不通,他亦透過旅遊網站,召集了12位志同道合的年輕人,膽粗粗到德國去。
同行者中有人曾修讀德文或日耳曼語族語言,便成為旅程的語言大使,JuNieo各人全靠他在出發前作資料搜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儘管經過3個多月的籌備,豈料出發碰上火山爆發,歐洲機場陸續封鎖,令一行人被迫兵分4路出發。真是未出發,先頭痕!
當時JuNieo心中傾向遊歷,因此工作安排得不太密集,工作兩個月,遊歷一個月,以取得平衡。在抵達德國後,一行13人沿着格林童話之路,從不萊梅玩到哈瑙,期間參觀了小紅帽的故鄉、汽車廠和啤酒廠,大開眼界。3星期後,他們在漢堡解散,各奔前程。
JuNieo經他人轉介,在當地一家中國人開的鐵板燒餐廳任職廚師。「那時候,餐廳的抽油煙機性能很差,我長時間在油煙環境下工作,經常出暗瘡、喉嚨痛。工作之餘,我到當地學校修讀德語,在6星期內,咬緊牙關兼顧讀書和工作,令我變得更硬朗。」
輾轉一年,JuNieo先後擔任過倉庫職員、拆櫃工人和狗隻散步員等工作,足迹遍及法國、英國、葡萄牙、意大利和埃及等地,以辛苦工作賺取的金錢,滿足遊歷的心願。
一年轉眼過去,JuNieo獲益良多,笑言:「個性變得外向、積極,學懂如何爭取。有一次,身處慕尼黑,由於旅館住宿費太貴,便到機場過夜,但冷得無法入睡,惟有硬着頭皮到附近民居求助,最終成功借宿。以前,我很愛面子,介意他人的看法,如今,學會面對拒絕和失敗,勇於接受挑戰。」
縱使工作假期日趨普遍,但坊間對此仍有不少偏見,令回港找工作的JuNieo碰了不少釘子,被對方質疑他逃避責任、沉迷玩樂。有見及此,他和朋友組成工作假期(香港)協會,向社會推廣工作假期的正面訊息。
JuNieo建議有志者可選擇與朋友同行,減低旅途的不安,又可互相照應。他強調,參加者在出發前應認清個人目標,切忌人云亦云。「工作假期如同向自己開出1年合約,根據個人能力和興趣,訂下合約條款(目標),無論最後兌現與否,起碼努力追求過,絕不後悔。」
大家如有興趣參與德國工作假期,可到相關網站查詢,再作籌備。
1. 勞工處:whs.esdlife.com/chi/ger_main.asp
2. 德國總領事館(香港):www.hongkong.diplo.de
3. 工作假期(香港)協會:www.whahk.org
撰文:周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