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當關:童年的呼吸空間

近期內地媒體《南方週末》報道一些雙非父母跨境學童的困境。有些內地父母為了令孩子得到港人身份,千方百計赴港產子,可是當孩子到了上學年齡,才知道問題甚大,要在港境就學須每天長途跋涉,苦不堪言,除非交託他人照顧,但又要與父母分離。孩子有港人身份,又無法回頭在內地上學,因不能再取內地戶籍,可說進退維谷。

跨境學童佔用了不少香港教育資源,尤其令北區學額緊張,自然是港人關注的問題。其實即使撇開這些,純粹從兒童的福祉出發,也令人感嘆那些一窩蜂來港產子的雙非家長實太鹵莽,沒有實際考慮孩子幸福。據報道說有的跨境學童每天往來上水的學校,交通時間要花4個小時之多!一個孩子不可再有的珍貴童年,每天就有4個鐘頭被白白浪費掉,試問這樣換來一張身份證真的值得嗎?學生每天舟車勞頓,上課沒有足夠精力學習,又缺乏餘暇發展興趣和遊玩,對孩子的長遠壞影響不可估量。跨境學童每天來去匆匆兩地,內地、香港兩邊的生活都可能無法融入,又是一苦。

香港人對這現象怨聲載道,不過我覺得這同時也是對香港家長的警示。有的父母深信「甚麼都要為孩子安排最好」,這原意不錯,然而所謂「最好」,往往以成人世界的功利觀點,或者自己的主觀願望去判斷;又或惟恐子女落後於人,盲目「跟大隊」,將孩子的日程表塞得滿滿,子女忙個不可開交竟然仍沾沾自喜,忘記孩子缺乏了童年應有的呼吸空間。正如雙非家長只以為替子女拿個香港身份就是最好的安排,無視其童年生活質素,做法根本上沒有分別,也同樣得不償失。

(本欄逢周一至周四見報)

網址:www.facebook.com/jozev1969

喬靖夫•流行小說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