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等生活:牛丸、花膠、菠蘿包

高鐵工程雖然延誤,但中港兩地早已開通,至少在餐飲文化層面上,我們的打假行徑逐漸與祖國看齊,名貴如花膠固然有贗品,便宜像牛丸也居然只含豬肉。

記得小時候,我最愛吃牛丸 —— 不喜歡吃新鮮牛肉,只喜歡吃彈牙牛丸。媽媽經常笑我「唔識食」,自小便很主觀的我,堅決不以為然。從內地來港定居的表叔,在元朗某間牛丸工場找到工作,可說是本人吃牛丸歷史的最高峰時刻,自他入職後,家裏的冰箱便變成魔法盒,永遠有源源不絕、吃不完的牛丸,有時3斤,有時5斤,有時7斤,總之不會少於2斤。

不過,表叔從不吃牛丸,原因並非做嗰行厭嗰行,他笑說:「如果你見過製造過程,你便不會去吃。」他沒具體透露有何不妥,只管勸:「總之不要吃太多。」我偷聽媽媽與表叔的對話得知,大概是昔日的小型牛丸工場,要員工以雙腳踩牛肉碎……我半信半疑,不明白為何不用機器,但沒有當上福爾摩斯親身查證,反正天下嗜丸不獨我一人,天下Junk Food亦不只這一丸,當作零食有何不可?

那個年頭,牛丸再差,也含有牛肉成分,不像數十年後的今天,生產商肆無忌憚「指豬為牛」。從另一角度來看,牛丸是「升呢」,與花膠攜手踏進全新境界,成為「名堂系」香港名食,跟沒有菠蘿的菠蘿包一樣,販賣的是一個概念,而不是一個實體。

網址:www.chan-wai.com

陳俊偉•旅遊飲食寫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