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冠心病由生活入手

心臟病一直是香港的第2號殺手,僅次於癌症,其種類頗多,而大家經常聽聞導致猝死的,多屬冠心病。究竟冠心病是否可以預防?撇除一些先天因素,冠心病與生活習慣有莫大關係。再加上心臟病沒有年齡之分,近年更有年輕化趨勢,大家絕不能忽視。

影響血液供應

所有因心臟而引發的疾病,如冠心病、心律不齊、心瓣膜病、心臟衰竭、心肌病等,均統稱為「心臟病」,至於本港較多人患上的是冠心病。大家不時在新聞上聽聞某人因心臟病發而猝死,也多屬於此病。其病徵包括心跳不正常、心絞痛、胸口翳悶、氣促、頭暈,嚴重時甚至引發肺水腫、腳腫等,心絞痛除胸口痛外,有時會出現反射性痛症,如胃痛、肩臂痛等。

冠心病,全名是「冠狀動脈性心臟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指冠狀動脈血管內膜受損,令脂質沉積而導致形成粥狀斑塊,令血管變硬,管腔會逐漸收窄,影響血液的正常供應。而隨着歲月流逝,人體各項機能老化,血管亦不例外,逐漸失去原本的彈性,不能抵受太大壓力,所以年紀愈大,患上冠心病的風險愈大。

高血壓致病成因之一

別以為冠心病只是上年紀人士的疾病,其實,此病近年有年輕化趨勢。香港復康會適健中心註冊護士何慧嫦表示:「因為行經婦女體內的雌激素對血管發揮保護作用,所以男性患冠心病的風險較大。至於其他因素,還有年齡、高膽固醇、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煙、家族遺傳、缺少運動、壓力過大等。更值得一提,上班一族工作壓力沉重,生活節奏急促,作息時間不定,飲食習慣又偏向3高,即高糖分、高脂肪、高鹽分,加上少做運動,心肺功能不夠強健,所以近年冠心病有年輕化趨勢。」

改善生活習慣

要預防冠心病,須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若懷疑自己患病,最好進行全面身體檢查,包括心電圖檢查、血液測試等。確診後,醫生將視乎病情而決定治療方法。輕微者,醫生處方相關藥物,如抗血小板藥、抗血壓藥丸等,改善血液循環。嚴重者,則需要進行手術,如冠狀動脈血管成形術(俗稱「通波仔」)、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俗稱「搭橋」)等。

香港復康會適健中心註冊物理治療師兼高級經理吳玉敏提醒大家:「撇除一些先天因素,冠心病與生活習慣有莫大關係。有些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亦是冠心病高危一族,如果生活及飲食習慣正常,多做運動,一般人大可減低患這些疾病的風險,冠心病患者亦可有效地控制病情。」

撰文:黎雅麗

部分攝影:黎劍華、郭凱敏

鳴謝:香港復康會適健中心註冊物理治療師兼高級經理吳玉敏、註冊護士何慧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