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錄 最真一面

得到太易、做得太少、愛得太遲……可能是現今社會生活的寫照。科技發達,令攝錄影像變得太輕易,網站上充斥着無數個人「生活點滴」,年輕人彷彿活在自己的世界。想打破這一觀感,中學生不妨拿着攝錄機,拍下社會最真實一面,參加「Nat Geo Awards 攝影及紀錄片大賽2013」,告訴大家:香港的中學生不是溫室小花!

為學生而設

國家地理頻道自2011年舉辦「Nat Geo Awards 攝影大賽」以來,已收到逾70,000份公眾作品,發展至今年的「Nat Geo Awards 攝影及紀錄片大賽2013」,更邀請到金像影帝及名攝影師任達華、國際知名電影攝影師杜可風等星級評審坐鎮,相信會發掘出更精彩的作品。

今屆比賽集攝影與紀錄片賽事於一身,攝影賽事分公開組及學生組,而紀錄片賽事則專為學生而設,希望藉此培養青少年製作短片的能力。國家地理頻道香港區業務總監及副總裁茹國璋表示:「去年的比賽反應熱烈,共收到超過38,000張相片及120條紀錄片。拍攝紀綠片,在香港未算流行,開辦學生專設的紀錄片賽事,希望年輕人嘗試用個人眼光發掘社會上真實事物。」今年比賽主題為「Unsung Heroes」,意指「無名英雄」,攝影及紀錄片組參賽者均須以此主題發掘題材。

關心社會大眾

本港中學生可以個人名義或組隊形式參與紀錄片賽事,須製作一套片長5分鐘的紀錄片。

去年紀錄片得獎隊伍──沙田循道衛理中學的黃煒橋、何子軒、馬曉嵐和盧麗珊同學,以賽事主題「This Is Who We Are」拍攝了一條《同是山下人》的紀錄片,記錄了一次「平等分享行動」。影片講述一班熱心市民利用政府派發的6,000港元購買物資,關懷深水埗的一些無家者。成員馬曉嵐同學表示:「構思來自一宗新聞,當時政府在無預先知會的情況下,『清理』了一群無家者的『家』,在社會激起回響,因此我們希望以關懷無家者為主題拍攝一條紀錄片。」

他們利用影片帶出訊息:與處於社會低下階層的無家者分享資源,不是一種可憐,而是出於一份同理心及關懷,不正正是「This Is Who We Are」嗎?

一齊記錄真實

談到拍攝紀錄片的經歷,另一位成員盧麗珊坦言:「決定拍攝的平等分享行動,在比賽截止報名日的前一天舉行,因此後期剪輯時間非常緊迫。我們事前做足資料搜集,預先視察行動地點,更預先拍下一些片段作剪輯之用。」雖然身為校園電視台成員,但4位同學皆表示,拍紀錄片很着重現場捕捉鏡頭,有些片段可一不可再,所以拍攝時很緊張,加上剪輯時間很短,根本沒有想太多。

紀錄片是記錄最真實的一刻,而說到今年的賽事,擔任評審的影帝任達華,對真實也有一份執着。他說:「真實的影像很重要,先進的器材的確能幫助我們更易捕捉珍貴的一刻,但我不喜歡太多後期電腦製作。捕捉當下的光線,享受拍攝過程中的每一刻是最寶貴的,不能太依賴『執相』,用心和創意拍下來的影像是我最欣賞的。」

Nat Geo Awards 攝影及紀錄片大賽2013

舉辦機構:國家地理頻道(nowTV Ch215)

攝影賽事:公開組、學生組

紀錄片賽事:學生組

比賽主題:Unsung Heroes

截止報名:4月30日

報名方法:透過Nat Geo Awards Facebook應用程式,或由iPhone、iPad或Android免費下載「Nat Geo Awards」應用程式上載參賽作品

網址: www.natgeoawards.com

撰文:李潤康

部分攝影:胡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