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是福

各位是否機不離身一族,時時刻刻都要塞住Headset聽歌,仲要愈大聲愈好Feel?有否想過,如雙耳長期處於高音量環境下,聽力會逐漸受損甚至要佩戴助聽器呢?藉着3月3日國際愛耳日(International Ear Care Day)將至,除了提醒大家要愛護耳朵外,遇到弱聽等問題也不要諱疾忌醫,皆因今時今日的助聽器款式繁多,無論設計或功能均相當時尚,有些更支援藍芽功能!

由檢查開始

弱聽,即聽覺減弱的現象,影響患者不能聽到及糾正自己的發音。至於是否有佩戴助聽器的需要,則視乎病情而定。香港言聽中心聽力學家董霍曉澄(June)稱:「患者應先接受耳鼻喉專科醫生或聽力學家的基本檢查,包括外耳道和耳膜檢查、中耳功能測試等,之後才決定治療方法。為免影響日常生活,我們一般建議輕微弱聽便應佩戴助聽器。」

先天後天之分

弱聽成因有先天與後天之分,前者一般是永久性,後者則或許有治療方法。後天性弱聽可再分為3類,分別是傳導性弱聽、感音神經性弱聽及混合性弱聽。傳導性弱聽是因外耳或中耳損傷或阻塞,而引致傳送聲音的功能受阻,成因有中耳感染、中耳黏膜炎、耳垢堵塞、鼓膜穿孔或聽小骨受損等。有時可以藥物或手術改善病情,有時則需助聽器輔助。感音神經性弱聽為內耳耳蝸或聽覺神經受損所致,成因可能是細菌或病毒感染內耳、自然老化、過度暴露於高噪音或極響亮的環境等。患者不能靠藥物治療,只能長期依賴助聽器。至於混合性弱聽則指傳導性弱聽混合感音神經性弱聽,藥物及助聽器皆可治療。

助聽器種類多

近年助聽器設計美觀,款式繁多,常見有開放式、耳背式、深耳道式,患者可按弱聽程度、年齡、個人喜好、耳道形狀、經濟能力、生活習慣等因素選擇。選擇了心儀款式後,聽力學家會為患者外耳道倒模,訂製耳模及助聽器的機殼。完成耳機和耳模後,聽力學家會根據患者日常生活所需而調校助聽器,繼續聽覺享受。

助聽器一般壽命可長達5至6年,平時必須把它收藏在防潮盒內,以免機件因受潮而影響性能。清潔方法亦很簡單,只要用紙巾抹拭便可。保養方面,如果想產品保持良好性能,平時應多使用,不要擱置在他處。一旦發現任問題如喪失聲音、音色不清等,應請聽力學家再調校。

撰文:黎雅麗 

攝影:張錦昌、黎劍華

模特兒:Hemans(Gaiety)

鳴謝:香港言聽中心聽力學家董霍曉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