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grade藝評老師當自強

面對沒有標準答案、意念抽象的藝術,有人會因害怕而選擇逃避,有人則趨之若鶩。要學生評價一件藝術品,殊不簡單,而作為視藝科老師,要簡明扼要地教導學生審美及評賞能力,更難上加難。老師們不妨報讀專門教授視藝評賞與創作的專業課程,提升個人的藝術鑑賞能力,及促進與學生的互動,相信效果事半功倍。

提升審美能力

「334」學制推行後,不少學科都作出了調整,視覺藝術科亦變得更着重考核學生的藝術評賞及創作能力。根據考評局資料,首屆文憑試中,有不少考生無法評價作品的意義與價值,亦未能深入詮釋其藝術觀點。而要讓學生掌握評賞的知識,視藝科老師必須以身作則,培養良好的藝評能力,因此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開辦了「視覺藝術評賞與創作專業文憑」課程,配合視藝科新評分標準,加強訓練老師的創作技巧、審美及批判思維等能力。

此課程以兼讀形式進行,視藝科老師的學員約佔3分之1,亦吸引藝術家、電視導演、商品展示設計師、珠寶設計師、 藝術行政工作者、業餘藝術愛好者等報讀,而學生的背景各異,相信可激發出更多創作的火花。

內容具針對性

浸大持續教育學院的學術統籌主任鄺美貞表示:「雖說欣賞藝術要有審美能力,但二次大戰後的現代藝術,往往滲入大量社會訊息以表達現實,所以老師不能單從美感角度去欣賞。故此,課程要求學員從多方面認知藝術作品的內涵及價值。」

課程修讀期為16個月,設「西方現代藝術評賞」、「中國及本地文化藝術探究」、「由設計觀看視藝評賞」、「視藝評賞與創作的互動」、「創意及批判思維導入藝術與設計」及「作品集的構思與發展」6個科目,前4科屬評賞教學,而後兩科則屬創作教學。鄺美貞補充:「一般課程會將藝術評賞與創作分割,但我們則認為兩者結合,有助學員更具體地掌握中西不同領域的藝術流派。」

運用多媒體創作

另外,課程會透過實例分析教授不同的藝評理論,再結合學員的創作,使他們體會藝術品中所表達的情感與境界,從而啟發思維及提升創作技巧。鄺美貞指出,導師會帶領學員到不同的展覽廳、藝術館、畫廊等參觀,欣賞不同類型的藝術作品。

課程基本上不設考試,導師會透過學員的Project、個案研究、藝術理論分析文章、創作作品等評核成績。課程的創作部分會涉獵不同類型的媒介,例如油畫、雕塑、攝影等,而與坊間藝術課程不同的是,導師會因應不同學生背景來決定其創作的藝術媒介,希望藉此協助他們在工作中應用所學。

課程資料

課程名稱:視覺藝術評賞與創作專業文憑

開辦機構: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

開課日期:3月、7月、11月(每年接受申請入讀3次)

收生要求:DSE 5科2級包括中、英文及視覺藝術(包括最多兩項應用學習科目);或持有本院認可的相關文憑;或年滿21歲,具3年或以上相關工作經驗;或具同等學歷

學費:$18,000(分4期繳交)

查詢:3411 1959

撰文:李潤康 

部分相片:由受訪機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