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鞋設計成功與否,中底可說是關鍵所在,作用就如汽車的懸掛般,一軟一硬的兩極性,分別帶來舒適和靈敏反應,偏偏兩者互相牴觸,難以共存。不過,就如蒸氣機和電燈泡等偉大發明般,正是困難在前才激發起瓦特和愛迪生求變、求進的創意。在運動鞋歷史上不斷帶來驚喜的adidas,便以全新系列Boost,打破跑鞋發展的死結。
作為跑手的貼身護具,跑鞋設計當然要具備緩震功能,中底用料愈軟、愈厚,吸震能力自然愈高,不過就會犧牲着地時的靈敏度,甚至增加跑手的能量消耗,影響提速和轉向表現;故此傳統以來的跑鞋款式,只可二揀一靠邊站。即使有所謂兩者兼顧的中庸設計,實際是兩頭唔到岸。
adidas Boost的面世,就為跑鞋發展開創一片新天地,正如adidas創作總監Bernd Wahler所言:「Boost的革命性物料突破了兩個素來相反的原理,結集柔軟舒適和強韌反應兩大功能優勢。」
到底Boost的玄機何在?早前品牌就在德國紐倫堡Herzogenaurach的總壇舉行了首場發布會,向全球多家傳媒深入講解它的設計精髓。現場所見,黑色、簡潔的鞋面設計固然極盡前衞,不過更引人入勝的,還是看似發泡膠的白色中底,是否十分脆弱?
其實這種新物料絕非發泡膠,而是品牌與全球頂尖的化工企業BASF共同研發的粒狀固體物料TPU,膨脹後會轉化為眾多的細小能量膠囊,既可吸收觸地時的壓力,發揮緩震作用;更神奇是提步離地時,就會將壓力轉化為能量釋放出來,做到回彈效果。
由adidas創作小組(ait.)的測試顯示,Boost所提供的能量回饋,屬跑鞋產品中的最高水平,而且在40℃至-20℃的環境之下,Boost對溫度變化的耐力表現,更是EVA(Ethylene Vinyl Acetate,傳統運動鞋的中底物料)的3倍,在任何環境之下,功能表現都可發揮一致。
中底功能前所未有,鞋面設計也有突破,原本由品牌的落場版球衣,以及功能貼身內衣專用的Techfit技術,隨着Boost的面世也首度延伸到運動鞋類別。鞋面以耐用、高彈性的聚氨酯為主材料,至於透氣網狀物料亦已預留空間令襪子緊貼足部,做到貼腳與舒適兼備,就連Techfit服飾獨有的能量帶(Powerband),也以熱熔無縫方式貼在鞋頭表面,加強支撐效果。
除了首發的跑鞋系列,廠方表示現正研究Boost技術應用到其他運動鞋範疇的可能性,各路運動健將不妨拭目以待。
特派記者:單富良
部分攝影:單富良、黎劍華
部分相片:由adidas提供
查詢電話:2730 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