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上帝在伊甸園種下果樹,人類不但把果實偷偷吃了,還拿來榨汁釀酒化身Cider!此酒香甜像果汁,比起其他酒類更易入口,今日被Greg和Jordan兩位型男用來煮餸;人還未醉,二人早已惺惺相惜,上演英雄會。
Cider多以蘋果釀製,原因是在英國南部和法國布列塔尼、諾曼第等氣候較寒冷而不能種植葡萄酒的地方,就是蘋果酒的天下。把盛產的果實榨壓成汁釀酒,變成橙啡色的瓊漿,果汁輕甜,氣泡適中,是酒家族中性格較溫和成員。在布列塔尼,平時與Cider作配的,就是法式薄餅Crêpe,可鹹可甜,跟偏Dry或偏Sweet的果酒都很合襯。
來自巴黎法國的Greg在港已開了兩間Crêpe店,今次他炮製鹹味蕎麥薄餅Galette就選了血腸(Black Pudding)作為主角,這種以豬血、豬肉製成的香腸,在法語叫作Boudin Noir,傳統上多配以蘋果同食,不過既然要放上薄餅,Greg就想到以偏Dry的Cider加入洋葱粒粒慢煮成Chutney,讓淡然酒香跟刺激洋葱兩者合體,中和血腸的膩感和腥味。「本來酒煮洋葱用的是白酒,但我覺得用Cider與血腸更夾。」Greg還說,除了煮汁製醬,拿Cider醃豬醃雞弄雪葩,亦有醒神效果,法國人對食材變化,總是特別得心應手。
Gregory Alexandre,來自法國,曾於Robuchon à Galera和法國領事館工作共8年,兩年前在銅鑼灣樓上舖開設Fleur de Sel,將名貴食材放進Crêpe裏,月前進駐蘇豪開分店。
以為Cider只得一款?其實有Apple Cider的地區很多時候亦有Pear Cider。主角換成梨的果酒又稱Perry,跟蘋果酒製法雷同,只是色澤傾向淺黃,皆因梨汁在壓榨過程中不會像蘋果汁般氧化「生鏽」,味道亦比Apple Cider略為清甜。據品酒師Jordan說,飲Cider其實不用執着容器,可以用汽酒樽,亦可以是玻璃啤酒樽,倒出來用戰鬥碗狀的Bolée盛着喝,或是簡單一個Mug都可,風格隨意。
平時愛在家中炮製西餐與愛妻撐枱腳的Jordan,今次就帶來了帶子、嫩菠菜冷熱兩食,梨酒果醋煮成的清新醬汁,同時為煎帶子和帶子刺身暖沙律提味點睛。他說梨味汁醬亦是較新鮮的嘗試,好處是微酸開胃卻不會過分霸道。烹調上以Dry的梨酒較佳,不過由於梨酒在港並不常見,Jordan今次以半甜(Demi-sec)選擇入饌,味道是有點甜,因此在煮汁的時候會加點白蘭地、紫洋葱調和味道,並在沙律加入煎過的煙肉粒,令食味層次更豐富。
Jordan Choy,葡萄酒及飲食專欄作家,現任香港葡萄酒學會會長,大中華酒評人協會副會長,擁有波爾多葡萄酒學院(L'ecole du Vin de Bordeaux)認證導師資歷,曾任飲食記者逾十年,現為僱員再培訓局、IVDC等機構葡萄酒導師。
撰文:盧振宇
攝影:胡振文、郭凱敏